专家访谈 > 肾病科 > 肾衰 > 中草药也可以引起慢性肾衰竭

中草药也可以引起慢性肾衰竭

时间: 2013-03-15 17:2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中草药也可以引起慢性肾衰竭

  主持人:哦,中草药也可以引起慢性肾衰竭?

  刘玉宁博士:是的,人们常用的药物中,西药如止痛片、非特异性抗炎药(如布洛芬、消炎痛、炎痛喜康);中药如常用的龙胆泻肝丸(含关木通)、冠心苏合丸(含青木香)等,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也可以引起慢性肾衰竭。目前,普遍认为有明显肾毒性的中草药大约有数十种,其中以富含马兜铃酸的草药如关木通、汉防己、天仙藤、青木香等为最严重。

  主持人:看来,中草药也并非没有肾毒性,我们在接受中草药治疗时,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刘玉宁博士:是的,有一些肾病学科知识欠缺的医生,对一些有肾毒性的中草药缺乏认识,在临床上不知不觉地用了一些有肾毒性的中草药,导致患者肾小管间质的损害,使病情加重,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主持人:好,谢谢专家的提醒。请问专家,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了慢性肾衰竭?

  刘玉宁博士:多数慢性肾衰起病较为隐匿,临床表现也不明显,常常会影响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下列常见的症状,应警惕有慢性肾衰竭可能:不明原因贫血或具有进展性出血倾向,不明原因的恶心、呕吐、纳差,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血压升高),不明原历的皮肤瘙痒、皮肤萎黄,不明原因的浮肿尤其是双眼睑的浮肿,尿血或尿中有泡沫,经久不消以及出现夜尿明显增多的患者等。

  出现了上述这些表现,应尽早去医院做尿常规检查、肾功能和肾脏影像学检测检查等,以便早日发现肾病或肾衰竭。

  主持人:有了慢性肾衰竭,该如何治疗?

  刘玉宁博士:简单地说,就是要努力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主持人:那么,如何做到“早诊断”呢?

  刘玉宁博士:早诊断就是要求患者一旦出现前面提到的临床表现后,要及时到正规的肾病专科就诊,以便及时发现肾脏的病变。

  主持人:那么,早治疗呢?

  刘玉宁博士:早治疗就是要求一旦诊断明确,就要在肾病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尽早接受正规的专业治疗。

  在肾功能还没有进展到尿毒症期时,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积极控制疾病的进展,延缓慢性肾衰竭的发展进程,这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限制食物蛋白的摄入,限制磷及脂肪的摄入,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严格控制高血压、高血糖、改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治疗肾性贫血和肾性骨病等;

  当肾功能临近尿毒症或达尿毒症期时,首先要尽早完善肾脏替代治疗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病人和家属在心理上的准备、通过宣教熟悉一些相关的知识、有计划地建立透析通路、根据自身的条件(疾病、躯体条件,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工作情况、经济条件等)选择合适的透析方式等;其次就是当需要透析治疗时,要及时接受规律透析。当然病人也可以选择肾移植手术治疗。

  针对慢性肾衰竭除了上述措施外,蛋白尿的治疗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尿蛋白具有肾毒性,301医院肾病专家陈香梅教授多次强调,要尽最大努力控制患者的蛋白尿,使其每天丢失的量在0.5g以下。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治慢性肾衰的并发症如各种感染、心血管并发症(冠心病、心包炎、心律失常等)。

  实际上,上面讲到的这些也就是目前所采用的针对慢性肾衰竭的“一体化治疗”的内容。

  主持人:中医中药在防治慢性肾衰竭方面有什么特点?

  刘玉宁博士:近年来,国内一些肾病专家在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衰方面做了大量的有益工作,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相继开发了许多有效的方药。就我们科来说已经开发出肾衰灵系列胶囊、肾衰灵灌肠液、肾衰灵药浴液和中药腹膜透析液等制剂,其中肾衰灵胶囊已被河北省科委列为博士基金课题,此外,我们还开展的中药防治肾小球硬化和小管间质纤维化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慢性肾衰的防治上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和广阔开发前景。

  刘玉宁博士:在慢性肾衰的治疗上中医最重视辨证论治。我们在临床中发现慢性肾衰的不同分期中均存在着“虚、瘀、浊、毒、水”等五大病机要素,并且以本虚标实、虚实互见为其病机特点。权衡五大病机要素在不同个体和疾病的不同阶段所占的比例,恰当处理本虚标实之间的矛盾,分清标本缓急,进行辨证施治对稳定病情,逆转病势至为重要。

  刘玉宁博士:在用药方法上,除传统的内服用药外,我们特别强调多种途径给药,由于慢性肾衰在其病程中可导致多脏器受累,且病机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单一途径给药则势单力孤,难以奏效。故多途径给药,则有助于应对慢性肾衰复杂多变的局面,以提高临床疗效。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探索出一套中药内服,静脉注射、直肠灌注及中药药浴的多途径综合治疗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血肌酐、尿素氮,保护残存肾功能。对于部分终末期肾衰的患者能提高透析效果,延长透析间期,改善生存状态。许多失代期肾衰患者经过我们的治疗血肌酐降到了正常范围,部分终末期透析的患者经过多途径综合治疗,延长了透析间期,甚至摆脱了透析。在上述多途联合用药中,运用直肠灌注给药,可以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从而保证了有效的血药浓度,使中药发挥更好的全身治疗作用;且直肠给药,对有高血容量综合征患者也可放胆运用,无所顾忌;对一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突出的患者,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给药途径。此外,中药药浴在慢性肾衰治疗上亦能发挥较好的作用。人体体表面积基本上等同于肾小球滤过膜面积,依据患者的病证,辨证选用中草药,通过中药药液浸泡洗浴的方法,以达到开腠泄浊,祛除尿毒之目的。如此多途径综合治疗,确能收到相得益彰效果。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中医治疗肾衰要分清标本缓急,进行辨证施治对稳定病情,逆转病势非常重要,那么在临床上您们如何辨证治疗的?

  刘玉宁博士:刚才我们谈到慢性肾衰是以本虚标实、虚实互见为病机特点,具体说,在慢性肾衰的病变进展过程中,多以邪实在为主,病变较稳定时,则以正虚为主,所以在临床上我们应权衡标本缓急,动态地认识虚与实、标与本的关系,在治疗上,遵守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同时,我们还要针对病证中虚实互见的病机特点,权衡虚与实所占比例,进一步运用以扶正为主的标本兼治和以祛邪为主的标本兼治。

  在慢性肾衰的相对稳定期,其证候特点为虚多实少,故正虚为病机的主要方面,治疗上当以补虚为主,泻实为次,此时,若一味补虚治本,则能助长邪势,而有闭门留寇之祸;在慢性肾衰的进展期,其证候特点为实多虚少,以邪实为病机的侧重点,治疗上应重在泻实,而兼顾补虚,如果单纯祛邪,则恐怕要伤及正气,而使正虚进一步加重。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