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如何通过四肢治乳腺增生?
主持人:不是在局部继续刺激它的疼痛感。
王友仁:有的老专家介绍,如果在乳腺局部刺激,和周围刺激效果没什么区别。所以我们就不主张在局部做了,不在局部的硬结进行按摩。而在以胸部、乳房相关的经络、穴位和一些神经通络上进行手法,可以很好的调节乳房的大小疼痛。
比如我们来了病人,乳房左侧和右侧有疼痛感,我们在腿上,或者胳膊上,按的穴位病人马上可以很快减轻。有的通过几次治疗,再做体检明显的好了,以后做体检没有了。
所以这个广大的患者一个乐于接受,另外便于推广,也体现咱们中医的绿色疗法,不用吃更多的药。当然前面说了吃药也是一种治疗的辅助作用,这些都是可以的。
乳腺增生需要手术治疗么?
主持人:我们还听说过有一些患者在得乳腺增生的时候,可能严重的程度下需要一些手术,我们临床上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可以考虑这种手术的方法呢?
王友仁:我们首先用一些中医、西医的药物,西医也用一些激素类的药物,但是激素用得过多了,可以引起人体激素的不平衡。用中药这些方法和按摩手法治疗,我们通过保守治疗进行过了,效果不理想者我们可以手术,不要轻易的考虑手术。大概我们有乳腺增生的患者,手术的比例大概不足10%,绝大部分患者我们通过这样的保守治疗、药物和手法治疗可以恢复健康,免予手术之苦。因为手术之后一个是影响美观,给病人带来痛苦,所以我们一般不提倡手术,主要用保守治疗,能把它控制住,能缓解过来,这样的话可以免去很多痛苦。
乳腺增生如何预防?
主持人:乳腺增生像您刚刚说的可能在比较轻的状态下,我们有很多方法解决乳腺增生这样一个症状,或者说这样一个问题。在解决了之后,他会不会是属于这种容易反复发作这样一个疾病?
王友仁:这个疾病我们治疗以后,它都有一个巩固的过程。如果患乳腺增生了,除去治疗以外,我们还要配合一些各种精神的心理调整。
首先,就是心理调整,精神调养,要保持精神愉快、情绪乐观,老是处于高兴状态。从中医讲,这个跟人三个脏器有关系,肝脾肾,首先是肝郁气滞,经常情绪不好,爱生气,爱着急的人容易得这个病。所以要注意情绪、精神的调养。
第二要注意饮食调整,我们少吃一些含激素类的东西,少吃一些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另外还要注意多加强运动,全身运动,能增强体质,能防止乳腺增生发生。
还有一个不要随便吃避孕药,少做人工流产,做人工流产多了也不好。
另外生育的妇女要提倡母乳喂养,夫妻生活要和谐,如果经常的夫妻关系不好,也是造成这种病的原因。
生育过晚的**志也是容易造成乳腺增生,以上几个方面都要提醒注意。
缓解了以后,还有一个巩固、调整的过程,防止它再次复发,还要注意劳逸适度。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很大,对乳腺增生的恢复都是不利的,多方面都要注意。
乳腺增生的四肢按摩法
主持人:好的,您刚刚也介绍到了包括药物的方法,包括一些针灸的方法,都是需要我们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的,平时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也可以有一些辅助的按摩的方法,您就给我们介绍一下,您刚刚也谈到了我们不是在局部进行一些刺激,我们有一些在胳膊上,或者在背部、胸背部一些按摩方式,给我们介绍几个比较常用的穴位以及经络,也给我们介绍介绍这种按摩的方法。
王友仁:好,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用自我按摩的方法,能够使大家容易操作,而且行之有效。
首先我们自己在胸部、胸骨这个地方做揉,揉三到五遍,重点揉中间穴位叫膻中,这个穴位是在两乳头之间,中间。我们揉大约五六十下,大概一分钟吧,这个穴位有宽胸理气,对两个乳房的胀痛,比如气短、胸闷都有好处。我们中医有一句话,叫气汇膻中,乳腺增生跟气有关系。比如说肝郁气滞,气滞血瘀,痰气凝结这种,这有调气化气的作用。
主持人:方向上有一些讲究吗?
王友仁:顺时针,用中指、食指、拇指也可以,揉得有一点感觉,不是太疼,这是第一个穴位。
第二个中府,这个地方对胸部疾病也有宽胸理气,对胸部的疼痛,而且注意是在胸大肌的上面。中府是肺经的第一个穴位,这个地方按揉跟刚才一样,做顺时针按压,按压五到六十下。
第三个我们肘关节的外侧,有一个曲池穴,肘关节隔膜外端这个地方对乳腺有很好的作用,我们也是揉顺时针,揉五到六十下。
第四个穴位是手腕这个地方叫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胸部胸胁内关谋”,中医经络有这句话,对胸部气短、胸闷都是很好的穴位。
最后一个就是用右手按压捏拿左边的胸大肌,因为乳腺就在这个附近了,捏拿两至三分钟,大概捏六七十下就可以。捏的时候有一点酸痛感就行了,捏完之后胸部觉得舒服、轻快,右手捏左边,左手捏右边,捏一捏都可以。
最后做一个扩胸运动,对于胸部有一种舒展作用,对胸部的肌肉和乳腺导管这些东西牵拉到就可以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