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肿瘤 > 乳腺癌 >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乳腺癌么?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乳腺癌么?

时间: 2013-04-10 11:22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乳腺癌么?

  主持人: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乳腺癌么?

  张保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从组织形态来看,不伴有乳腺导管上皮增生的单纯小叶增生,占全部乳腺增生的70%,不会变为乳腺癌。伴有导管上皮增生,但上皮细胞无异型的乳腺增生占20%,恶变率为1~2%。

  导管上皮增生,上皮细胞呈轻度异型的乳腺增生,恶变率为2-4%。导管上皮增生,若上皮细胞重度异型,发生率虽仅为5%,但恶变率却为75%-100%。因此,虽然只有极少数的乳腺增生可以发生癌变,但仍不应大意,每隔3个月或半年应去医院复查。如果发现有单侧范围局限的病变,或乳腺结节短期内增大变硬,应提高警惕。绝经期前后及老年患者,特别是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更应经常到医院去检查,必要时需进行针吸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检查,乳腺“B”超和乳腺摄片,亦可辅助诊断,以便能够发现癌前期病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主持人:乳腺增生既然是由于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的,能否通过调节内分泌而治愈呢?

  张保宁:一部分患者,随着卵巢功能失调的恢复,症状可以自行缓解。局部热敷或磁疗乳罩亦可试用。激素类药物虽可奏效,但使用必须得当,否则将扰乱人体内激素间的平衡。调节内分泌紊乱的中、西药均有减轻疼痛、缩小肿块的作用。而消除烦恼,心情舒畅,乃是病愈的保证。

  主持人:我们讲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比治疗更重要,如何做到早期发现呢?有什么途径?

  张保宁:1、乳腺癌普查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乳腺癌死亡率已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主要获益于乳腺癌的普查。普查资料表明:通过普查发现的乳腺癌与门诊收治的乳腺癌相比,早期病例的比例高,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低,预后好,普查可明显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我国卫生部和缓癌协会组织的“百万妇女乳腺癌普查工程”即将启动,将有助于遏制乳腺癌的发病增长势头。乳腺癌普查的方法主要是采用临床体检和乳腺照相,有时也采用“B“超检查。普查的对象主要是35岁以上的妇女,一般间隔1~2年,对有乳腺癌家族史和高危因素的人群常作为普查的重点对象。乳腺照相是乳腺癌普查中最重要的手段,异常影像为结节影,微小钙化和乳腺局部结构紊乱。乳腺照相不仅能诊断良、恶性,还能帮助医生早期发现临床查体摸不到的乳腺癌。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癌症协会建议:50岁以上妇女每年做一次乳腺照相,40~49岁妇女每1~2年一次,35~40岁妇女应做一次乳腺照相作为基础资料保存,以便以后作为对照。乳腺照相检查也不是十全十美,对于年青女性、致密型乳腺效果欠佳。乳腺“B超”是一种经济、简便、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对年轻女性,尤其是妊娠、哺乳期妇女更为适宜,但对微小钙化的检测敏感性不如乳腺照相。两种方法可以互补,提高乳腺癌的早诊率。 2、乳腺自查 定期的乳腺自我检查,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另有资料表明乳腺自查并不能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反而增加了乳腺的阴性活检率。尽管目前学术界对乳腺自查的实用价值存在争议,但它对普查间歇期乳腺癌的早期发现确有帮助,而且目前我国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是自己发现异常后才去医院确诊的。乳腺自查的方法: 站立或坐于镜前,面对镜子仔细观察两侧乳房,包括乳房的大小、形态、轮廓、皮肤及颜色有无改变,乳头有无抬高、回缩、溢液。触诊时要求手指伸开并拢,用手指指腹侧触摸乳腺,左手查右侧,右手查左侧,可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触摸,不要遗漏乳头乳晕及腋窝部位。乳腺自查应每月1次建议时间应选择在月经后的7~10天内,此时乳腺比较松软,无胀痛,易于发现异常。对已停经的妇女可选择每月固定的时间进行检查。每次自查应与以往自检情况比较,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从而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目的。 3、可疑病变的细胞病理学检查 研究资料显示乳腺体检的敏感性仅为54%。乳腺照相有些良性病变也可伴有恶性征象,某些恶性肿瘤也可表现出良性特征,乳腺“B”超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确诊还应凭借细胞学或组织学诊断。所谓细胞学诊断就是用5~10毫升的普通注射器,接上6~8号针头,对临床可疑病变进行穿刺,然后用负压抽取肿块内的细胞,将细胞涂于载玻片上,请细胞病理科医生进行诊断。该方法简便易行,创伤小、费用低、报告及时,正确的细针穿刺不会引起肿瘤播散。但由于细针穿刺所获得的细胞数较少,故要求医生有较高的诊断水平。组织学诊断是从乳腺病变部位取活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即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细胞之间的关系。目的是确定病变的良、恶性,预测病人的预后并指导治疗。常用的组织学诊断方法有:①粗针穿刺活检;②钳取活检;③切取活检;④切除活检;⑤X线引导下金属线定位切除活检,适用于体检摸不到的病变,即在X线显像时,在可疑病变部位,如细沙粒样钙化处,放置金属定位线,术中在金属定位线的引导下,将摸不到的可疑病变切除送病理科检查,明确诊断,并给予合理治疗。

  主持人:对于大部分网友来讲,可能更关心这样的问题,就是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来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张保宁:乳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所以目前很难提出明确的预防措施。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心态平和,不断调整自己适应目前的生活节奏,积极治疗乳腺疾病,不乱用外源性雌激素,避免不必要的胸部X线受量,不过量饮酒,消除烦恼,保持心情舒畅,将对预防乳腺癌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另外乳腺癌的发生与内分泌激素密切相关,而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又与营养,特别是与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量有关。儿童发育期,家长应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脂肪摄入过多,营养过剩,月经初潮提前,现在有少数女孩子12岁以前就来了月经,增加了患乳腺癌的风险。青春期也要控制脂肪和动物蛋白的摄入,加强体育锻炼,使性发育过程符合生理规律。应提倡和鼓励母乳喂养,这不仅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也有利于降低母亲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妇女更年期应适当增加体育活动,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避免绝经后肥胖,有助于减少乳腺癌发生的风险。近年来欧美国家开展了乳腺癌的预防性研究,服用抗激素类药物,能使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癌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不久的将来随着肿瘤流行病学、病因学,遗传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乳腺癌的预防终将成为现实。

  主持人:相对于其他癌症来讲,乳腺癌的治愈率还是很高的,临床上通常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乳腺癌和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张保宁: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乳腺癌的治疗近年来更趋向治疗与功能兼顾。手术的切除范围不是扩大,而是越来越小,加强的却是多种疗法联合应用的综合治疗。符合保留乳房条件的早期乳腺癌,可以行保留乳房的综合治疗。国内、外随访资料显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放疗,不论远期生存率还是局部复发率,与切除乳房手术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不仅保证了疗效,而且提高了生活质量。乳腺癌的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也和手术、放疗一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球已完成有关乳腺癌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对照试验,得出了许多重要结论,如哪些病人需要进行术前化疗,哪些病人需要术后化疗,哪些病人需要放疗,及辅助治疗的期限等诸多问题。乳腺癌化疗、内分泌治疗新药不断问世和应用于临床,给患者带来福音。目前乳腺癌的治疗已取得了很大进展,早期乳腺癌10年生存率在80%左右,乳腺癌已成为疗效较好的实体肿瘤之一。

  主持人:早期已经做了乳癌治疗术,现在没有新鲜标本是否还可检查HER2状况?

  徐兵河:用目前可取得的新鲜标本作HER2检测是对目前临床状况有有预测指导意义的。但原来手术时保留的病理检查的石腊块也可以进行HER2检测,同样可以说明病人体内的HER2水平。

  网友:请问早期乳癌患者,乳房部分切除后是否应该马上采取内分泌治疗?

  徐兵河:乳腺癌病人术后的辅助治疗包括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如果病人需要做化疗,一般是在化疗结束后再采用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不取决于是做乳房部分切除或治疗术,也不取决于病人的年龄、月经状况,只要雌激素或者孕激素受体阳性,都应该在化疗结束后给予内分泌治疗。

  网友:张教授、徐教授您们好,我友38岁,患乳腺增生多年,左乳外上限每月除月经后三天不疼外期余时间都在隐疼,上月作彩超左乳有1.4x10cm实性占位(去年为1.4x9cm),有亮光斑点,后伴声影,无明显异常血流。挤压乳头双乳单导管有乳状分泌物,对分泌物作细胞分析没有查见肿瘤细胞,因本地临床医生及专家摸不到肿块,故无法作穿刺及手术。本地医生认为是囊性增生,实性占位可能是囊肿,吃药缓解痛疼,一年后复查。我很担心,请问教授,通过上述临床表现能否确诊,如不能确诊还应如何检查,如是乳腺囊肿应如何治疗,她在吃乳康片和平消胶囊已近一月,要吃多久才有效果?如何根除?请回复。谢谢

  张保宁:建议这位女士近期做一个乳腺的钼靶照相,目前看情况好象医生已检查了,外科大夫没有摸到肿块,我们通过钼靶照相主要是看乳腺里有没有微小的钙化或者细沙样、针尖样钙化。因为这种钙化其中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是乳腺癌,钙化非常小的时候彩超看不见。这位患者B超可以发现一个实性占位,但是临床大夫摸不到,所以对B超实性占位,我们也可以在B超的引导下做定位,做手术的活检或者穿刺。这个患者还有乳头单导管的乳头溢液,乳头溢液可能是乳腺腺病也可能是乳腺良性的病,也可以做导管造影或者乳管镜,当然这要求导管有些扩张,否则会导致检查失败。要看导管是否有一些小的肿瘤或者导管扩张。如果查到一些异常,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治疗。一般来说,双侧的乳头溢液发生癌的机会相对比较小。所以这个患者有两个问题,一是应该进一步检查有没有触诊阴性或者临床查体摸不到的乳腺癌,应该除外。第二就是应该明确一下乳头溢液是什么造成的,如果这些问题都能比较清楚或者都能除外的话可以按乳腺增生、乳腺腺病来治疗。

  

相关标签
乳腺癌
肿瘤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