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产科 > 妊娠期妇科疾病 > 专家屈向红谈:输卵管不通患者如何才能怀孕?

专家屈向红谈:输卵管不通患者如何才能怀孕?

时间: 2013-03-15 17:10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国内人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觉得不能生育是天大的问题,大部分的家庭都希望拥有自己的孩子。在不孕门诊中病人都有强烈的生育愿望。我接诊过的病人中最大年龄的40多岁的,因女儿病逝希望再生一个孩子,已经在各级医院治疗了好多年年。在诸多不孕症原因中,40%左右是因为输卵管不通。”陕西生殖医学医院屈向红主任这样说。

  【主讲专家】陕西省老医协生殖医学医院妇科专家:屈向红 副主任医师

\

  首届不孕不育专家、美国导丝国内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国内导丝介入技术培训专家组副主任委员,2004年6月应邀赴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医学院进修导丝介入技术,回国后负责国内导丝技术的推广培训,曾赴各地讲学近百次,培训不孕专家4000余名,为导丝介入术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学术主攻:女性不孕不育及各类妇科疑难症。尤其对因排卵功能障碍、输卵管因素、子宫因素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女性不孕症的诊治方面疗效显着,近30年临床工作中,以其“仁心仁术”成功治愈数千对不孕不育夫妇,经她治愈后怀孕的患者遍布国内各地,被众多患者誉为“送子观音”。

  生育,一直以来都是家庭重要的话题。从社会学角度而言,一个家庭的稳定需要家庭角色的平衡,因此,“生儿育女”这项人类进化过程中的自然环节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屈主任告诉笔者:“就诊时,很多患者只会问一句“不怀孕怎么办?”,她们渴望拥有孩子,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

  求医网记者:您长期从事不孕不育治疗工作,您认为女性不孕患者与其他患者相比较,她们有着怎样的心理特点?

  屈主任:不少患者都坦言自己因为不孕陷入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一方面对孩子非常喜欢,另一方面嫉妒又别人的孩子,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如果旁人提起孩子的相关话题,总会不由自主地认为人家是在影射自己,嘲讽自己不能生育。不孕病人经常有一些心理问题,比其他患者有着更大的心理压力,而治疗的效果往往与心理压力的影响有关。在不孕门诊过程中,常常遇到以下这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孤注一掷型,这类患者的不孕年限一般较长,期间到过大大小小不少医院求治,效果都不明显。选择了这家医院可能是最后一站了,往往会说“再试最后一次吧,治不好拉倒”之类的话语;另一种是疑虑重重型,这类患者一般来说家庭条件不那么好,甚至因为治疗不孕而散尽家财,在前来医院之前,家中的长辈或丈夫往往给予很大的期望与压力,曾经遇到过一位农村妇女,她说“我婆婆说这次是借钱来让我治疗的,如果再治不好,就让她孩子和我离婚”,正因为这样的心理影响,她一直问一句话“不怀孕怎么办?”

  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医生我想说的是“我们共同配合治疗,怀孕就是可能的”。看了这么多年的不孕症,我觉得要正确对待不孕患者。首先,不要将她们看成是异类,她们仅仅是生育临时遇上了些问题的正常人;其次,在对待不孕女性的治疗过程中,要重视心理因素的影响,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生育渴望程度、治疗经历和家庭背景等信息,这样对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起着有的放矢的作用。

  在实践中发现,对于一些心态轻松的,积极配合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往往更好,怀孕的可能性也更大,这与心理影响导致女性内分泌发生作用是分不开的,切莫演变成为“心焦难得子”。

  

相关标签
专家
访谈
输卵管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