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编:很多患者和家属对于脑卒中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请问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常见误区有哪些?
吴东宇:我们临床上常见的误区,第一个一些患者认为康复可以通过自己就可以完成,我不需要专业人员做,我自己就可以完成。但是因为康复训练针对的运动障碍、言语障碍等等这些功能障碍,它的恢复专业性非常的强。我先不说它怎么的复杂,你可以看一看我们医生和治疗师是如何培养的,你就知道它的复杂性。我们的康复医生在大学本科毕业以后,还要经过目前在北京是3+3训练,即3年住院医师的培训,再加3年康复专科培训,也就是本科毕业以后,6年以后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康复医师。而治疗师,4年的本科教育后,才能毕业。毕业了以后,一般还要经过两到三年的学习实践以后,才能独立完成患者的康复训练。可以想象,从事康复治疗的,从医生和治疗师来讲,专业性非常地强,很多康复的内容,不是患者和家属就能完成。有的说上网查一查,学习学习就可以。要知道,很多时候你们查到这些内容并不一定适合患者的现状。
误区一:上网查资料,自己训练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普通的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及时的康复,康复完了以后该出院了,我们就跟他介绍,你还要继续康复。他的损害不算特别重。他说 “我就回去自己练”。这个人还比较聪明,上网查了很多训练的内容。不是上肢力量不够吗,我看看上肢力量怎么练的!上网查了一查,买了一个握力圈,买了一个弹力棍,然后又到周围小区,用训练设备练力量。这个病人三个月以后到我的门诊一看,就是“挎篮画圈”的样子。当告诉说第一练握力圈,第二个练弹力棍,第三个练肱二头肌的力量,我简直哭笑不得。训练全部错了!我们给他说上肢应当尽量避免练习屈肌,尽量减少力量性的训练;可他有他自己的认识,我不是力量不够吗?我就要猛练力量。他说他还能提二十斤重的东西,我说你这上肢除了能提二十斤重的东西,你还能做什么?最后他的手变成一个“废用手”,非常可惜。这个例子说明康复训练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建议还是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去进行。
误区二:康复就是扎扎针,做做理疗
下面一个普遍的误区“康复就是扎扎针,做做理疗”。从我到康复科开始,一直到现在,遇到持有这种观点的患者都不在少数,非常的常见。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误区。康复和我们传统的针灸和物理治疗按摩差别非常大。针灸、按摩、推拿有它的适应症,脑卒中后的功能恢复,这不是它的适应症,这是康复的适应症。很多患者就只进行针灸,很多患者都是因为去扎针,最后把较好的康复时机给耽误了。
误区三:不见效果 就放弃
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错误观点,很多患者训练了一段时间以后,也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还没有恢复到正常,很多患者就放弃了。这样的患者是比较可惜的,我们脑卒中功能损害,它的特点就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在出现功能障碍的时候,发生得非常快。可是功能恢复,经常是要以月和年来计。因此,坚持康复训练非常重要。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康复原则:早期、持续、正确。这里面持续,指的就是康复要一直的做下去。一般认为,运动功能一般要6到12个月,语言障碍超过一年,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更长。没有毅力,没有耐心是不行的。对于这样的患者,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坚持的话,你的功能就有可能能够接近恢复到你的最高水平。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