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 | 医生 | 疾病 | 问答 | 症状 | 科普 | 资讯 | 百科 | 分享 | 专访 | 图库 | 微信 | 求医通

专家访谈 > 耳鼻喉 > 慢性鼻炎 > 李慧军教授谈慢性单纯性鼻炎如何正确治疗

李慧军教授谈慢性单纯性鼻炎如何正确治疗

时间: 2013-03-18 20:16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以鼻阻塞、鼻涕多、头痛为主的不适经历,这里就广大患者尤其是北方患者关注的慢性鼻炎为何“难以治愈”做一初步交流,具体诊疗还有必要请专科医生进行评估。

  李慧军:首先,需要明确慢性鼻炎的疾病诊断定位,即哪些病人可以诊断为慢性鼻炎?如果是又属于哪个类型?究竟应该如何治疗?从我们接待的很多的所谓慢性鼻炎患者来看其实其罹患的疾病并不是慢性鼻炎或慢性鼻炎不是其鼻部主要疾病,如此说来误诊误治疗效可想而知。因此恐怕难治的首要原因是不仅有些病人、甚至更多的是很多专科医生对此类疾病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认识所导致的。现实情况是治疗不足是少数,更多的是错误治疗、过度治疗,这其间除了医院医生的不重视、不认真、知识有限、相关医学知识宣教不足外,更有具有社会上假医、假药、假医院、假手术尤其是被收买的不良媒体上泛滥的铺天盖地的假广告的欺骗和诱导因素的存在。疾病长期迁延的困扰使患者身心具惫,更有甚者不同程度的表现出焦虑、忧郁等精神心理卫生问题,可谓是小鼻炎大问题。

  主持人:如何客观和辩证慢性鼻炎呢?

  李慧军:关于诊断的问题需要有一个客观和辩证的认识,即从大的方面划分是否诊断为慢性鼻炎及其主要类型并不困难,如果这个层次出了问题多是医生的社会属性问题,少部分是专业技术问题;而诊断为慢性鼻炎后继续细分为是哪种具体类型(目前国际上对慢性鼻炎甚至可以细分为五十余种具体类型)更多是考验医生的知识水平,好在患有特殊类型慢性鼻炎的患者为数并不多,患者没有必要过多关心这方面问题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如确有必要我们另行沟通。由于治疗原则、方法有诸多不同,目前亟待和慢性鼻炎进行鉴别诊断的几类主要疾病有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小儿腺样体肥大等不在这里赘述,请参考我的网站的相关文章。

  主持人:那么对于最常见的难治性慢性单纯性鼻炎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治疗呢?

  李慧军:我认为首先应该摆正心态,树立信心,克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情绪,因为这是坚持正确治疗,避免受骗上当的前提和保证。摒弃“去跟儿”、“治疗”等不切实际的思维模式建议学习一点相关的医学常识,明白鼻甲周期等鼻腔生理知识,知道鼻炎不仅与鼻腔局部因素有关,更和全身因素密切相关。这样的好处是能够避免错误治疗和过度治疗而导致药物性鼻炎等更加被动结局的出现。要学会接受人体在感冒(又称急性鼻炎)、受寒冷刺激、怀孕等特定条件或时段的短暂性鼻阻塞、流涕等症状是正常生理反应而非慢性鼻炎的观念,此时不予治疗或短期对症治疗足矣,过度重视,长期多量用药就会导致症状愈来愈重,甚至无法摆脱。此外,对于由于心、肝、肾、甲状腺功能不良等全身因素所导致的鼻腔淤血、充血等所形成的类似慢性鼻炎其治疗重点还应该是原发病,总在鼻腔做文章是不会有满意结果的,原发病得到控制,鼻腔症状自然会获得缓解。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都显示慢性鼻炎归根结底都与变态反应也就是常说的过敏反应有关,所以除非合并细菌、病毒感染,常规使用抗生素(所谓的消炎药)治疗是没有道理的,也是无效的,鼻喷皮质类固醇激素和抗组织胺药物是目前的主力用药,这里需要克服社会上流行的怕激素不怕抗生素的思维怪圈,一提激素就和发胖、股骨头坏死联系到一起,而滥用抗生素却在所不惜。鼻喷激素的标准用法是每日上午每鼻孔2喷,喷向鼻腔外上方为佳。注意此类药不是顶药,不能用药后即可有效,起效最快4-6小时,坚持半月以上有效建议能用1-2个月,雷诺考特、辅舒良、内舒拿任选一种即可。对于重症病人也可以短期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加强治疗,注意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般口服即可,强地松片0.5mg/kg体重,清晨一次性顿服5-7天。第二代抗过敏药,如盐酸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啶等都可服用,提倡睡前口服,1-2周为一疗程。

  对于轻度的鼻阻塞,只用鼻腔滴入或喷人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2-3%)的治疗效果就不错,由于不含药物成分同样适用于婴幼儿、妊娠哺乳期妇女和老人等体弱特殊人群,即使对于重症或手术病人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和护理方法而值得推崇。

  对于鼻阻塞严重,药物性鼻炎的初期治疗可以适当应用减充血剂(鼻通气药)如盐酸羟甲唑啉(达芬霖)进行短期替代对症治疗,但一定阅读说明书,做到控制使用,从少用逐渐过度到不用,使用时还应注意能单鼻孔使用就不双侧同时使用,只要通气尚可就不要追求过度通气。小儿一般不能使用,个别患儿只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低浓度剂型。要充分认识到滥用减充血剂而形成的药物性鼻炎的危害性,警惕违禁减充血剂如滴鼻净(盐酸萘唑啉)、麻黄素等以及打着纯中药旗号实际添加了上述成份而不标注的假药的危害性。这类药的特点是用上几分钟内马上就能使鼻腔通气极大改善,但此类药物长期使用就会效果越来越差,或呈现用就通气,不用就不通甚至更不通的所谓依赖和反跳现象,长期成瘾使用不仅不能治愈慢性鼻炎,反而会扰乱正常鼻甲生理周期以及鼻甲过度增生使病情变得加重和不可逆,把普通的慢性鼻炎演变成更加难以理解和治疗的药物性鼻炎。此外由于其药理特性还可以引发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相关标签
慢性鼻炎
耳鼻喉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