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内分泌 > 甲状腺肿大 > 首席专家郑伟达教授解析治疗甲状腺类疾病

首席专家郑伟达教授解析治疗甲状腺类疾病

时间: 2013-03-07 16:2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甲状腺癌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但发病率远较其他癌低。甲状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3.2%,占甲状腺肿瘤的2.7~17%。在美国,普通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每年占0.1%,癌在甲状腺结节中占1/20。日本报告其甲状腺癌和腺瘤的比例为1:5。据国际癌症学会资料统计,各国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普查资料显示,甲状癌检出率为11.44/10万,其中男性为5.98/10万,女性为14.56/10万。上海市1960 年发病率为1.01/10万,1972年为2.39/10万,1978年已升高至3.80/10万,表明近年就诊及检出均较前明显增多。据上海医科大学附瞩中山、华山医院统计,两院自1975~1985年共收治甲状腺瘤患者6432例,其中甲状腺肿瘤占10.1%。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自1965~1985年收治住院病人中,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癌和腺瘤1090例,其中甲状腺癌169例,甲状腺瘤923例,占同期住院总人数的0.3%。

  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优秀肿瘤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首席专家郑伟达教授说道:中医学对甲状腺癌有不少记载,总称为“颈间生瘤”,又称“瘿瘤”,属瘿病的一种。战国时期的《庄子•德充符》即有“瘿”的病名,而《吕氏春秋•尽数篇》所说的“轻水所,多秃与瘿人”,已观察到瘿的发病与地区环境密切有关。《三国志•魏书》引《魏略》谓:贾逵“发愤主瘿,后所病稍大,自启愿欲令割之”,而曹操劝告贾遂:“吾闻‘十人割瘿九人死’。”这个历史故事说明,在公元3世纪前,已经进行过手术治疗瘿病的探索。《诸病源候论》指出瘿病的成因有二:即“由忧患气结所主,亦日饮沙水,沙随气人于脉,搏颈下而成之”。对于其发病机理,《古今医鉴》曰:“皆因气血瘀滞,结而成之”;《医学入门》谓:“皆瘿气结成”;《外科正宗》则云:“乃五脏瘀血、浊气、瘿滞而成”。《圣济总录》则指出了瘿瘤的发生“妇人多有之,缘忧患有甚于男子也”,认识到本病的发生孩子性多于男性。关于瘿病的分类,《千金要方》提出了石瘿、气瘿、劳瘿、上瘿、优瘿等五瘿的分类,首次提出了石瘿的病名。《三因方•瘿瘤证治》根据瘿瘤局部症候的不同,提出了瘿病的另外一种分类方法:“坚硬不移者,各曰石瘿;皮色不变,即名肉瘿;筋脉露结者,名筋瘿;赤脉交络者,名血瘿;随忧愁消长者,名气瘿。”并说“五瘿皆不可妄决破,决破则脓血崩溃,多致夭在。”《太平圣惠方•瘿气咽喉肿塞》叙述了瘿病压迫气管、食道的病变:“夫凹气咽喉肿塞者。由人忧恚之气在于胸膈、不能消散,搏于肺脾故也。咽门者,胃气之道路;喉咙者,肺气之往来。今二经俱为邪之所乘,则经络痞塞,气不宣通,故令结聚成瘿,致咽喉肿塞也。”并指出“宜早疗之,便当消散也”,已认识到本病治疗上很困难,应着眼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时后方》首先用昆布、海藻治疗瘿病,《本草纲目》更明确提出黄药子有“凉血降火,消瘿解毒”的功效,并记载了用黄药子酒治疗瘿病时的“常把镜自照,觉消便停饮”及“以线逐日度之,乃知其效也”的疗效观察方法。《外科正要》采用的“行散气血”,“行瘿顺气”,“活血消坚”,“补肾气、活血消坚”等治法及该书记载的海藻玉壶汤、清肝芦芸丸等方剂,至今仍为临床所习用。甲状腺癌属于中医瘿病中瘿瘤的范畴,与石瘿相似。

  

相关标签
治疗
甲状腺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