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心理科 > 精神外科治疗 > 高北陵博士解析避免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

高北陵博士解析避免精神病人的攻击行为

时间: 2013-03-28 15:53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曾有专家指出精神疾病将成为21世纪的流行病!的确我们身边的精神病患者是越来越多了。他们对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了!去买菜吧,广州一个菜市场不是曾发生过一个精神病人拿刀狂砍路人,造成五死七伤的事吗?出个差吧,坐飞机?不行,说不准哪天你就遇上“杨劲松”了,他们要来个劫机你还不玩完了,坐火车?你可得小心旅途精神病,坐你对面那兄弟没准突然就发病了!呆在家里总应该安全了吧,但沈阳不是有精神病人半年内四次放火烧楼吗?被烧死了可不值啊!我们这个社会是越来越不安全了。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病患者都具有攻击性,能够平安地与他人相处,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不少精神病患者特别是重症精神病患者随时可能给人们带来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威胁,就象一颗散落在人群中的定时炸弹,成为社会中极大的安全隐患。有鉴于此,我们特地采访了深圳精神卫生研究所的高北陵博士和全程心理卫生研究所的程志让所长。请他们向我们介绍有关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的相关知识,以便我们更好地防范精神病患者的攻击性暴力,减少悲剧地发生。

  问:精神病人常见的攻击性行为的症状

  高北陵博士:凡是具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病人都有可能出现攻击性行为。特别是患有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和情感性精神障碍这三种精神疾病的精神病患者更是容易出现暴力行为的高发人群。而他们常见的攻击性暴力行为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幻听 幻听是指患者听到实际不存在的声音,并且往往听得很清楚,与真实声音无异,因此患者深信不疑。幻听主要又有评论性、命令性和争执性三种症状。评论性幻听是指患者凭空听到某某在评价他,在骂他,虽然某某并不在场,患者也相信自己受到其侮辱而怀恨在心;命令性幻听也是相当危险的一个症状,当声音命令患者去伤害自己或他人时,病情严重的患者很难抗拒。由于声音产生得突然,这种伤害通常也是难以预料的。争执性幻听则是患者听到你总是和他争执,是针对他,想对他不利。

  妄想 妄想是患者坚信不移、毫无根据的荒谬想法。容易引起患者攻击行为的妄想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关系妄想,即患者认为周围人的一举一动都是针对他的,邻居无意的关门声或咳嗽,都是在含沙射影地骂他;另一个是被害妄想,认为单位同事,或者邻居、家人,甚至国家机关,单独或勾结在一起迫害他。这两种妄想常常结合在一起,给患者造成一种风声鹤唳、充满敌意的环境,沉浸其中的患者往往会感到紧张、愤怒,走投无路,于是反戈一击,抢先下手伤害其妄想对象。

  扩大型自杀 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又叫做慈悲杀人。严重抑郁的患者经常有自杀行为,有时,患者担心自己死后亲人受苦,会在自杀前先将亲人杀死,称为扩大型自杀,受害人多是患者的直系亲属。少数情况下,患者多次自杀不成功,萌生歹念,希望通过杀人犯罪后,公安机关会把自己枪毙,这时受害者可能是不相关的陌生人。

  问:如何避免精神病人的攻击性行为

  高北陵博士:指出精神病人的攻击一般具有无目的性,别人无意说的话,无意的一个动作,都有可能被认为对他们不利,要害他们,而成为他们的攻击对象。而且他们的发病预测性极差,随时都可能发作,并不需要什么外部原因。

  一些行为紊乱的精神病患者还比较容易辨认出来,但那些妄想、幻听的精神病人则很难分辨。而且精神病患者的攻击对象比较泛化,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的攻击目标。另外与正常人相比,精神病患者的力气会更大,攻击的手段可能会更加残忍。她还告戒大家说:“不要随便和陌生人争吵,他有可能就是精神病人,可能对你进行攻击。”

  

相关标签
精神外科治疗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