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丰
简介
张天丰,1945年生,其父为近代优秀中西医结合专家、从小家庭熏陶、酷爱医学、1969年毕业第二军医大学、后又参加了国内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随后在上海医科大学学习,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打下扎实的基础。先后到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进行多次学术访问,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中医药治疗现代免疫病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望。
擅长对肌无力,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疾病,肌肉萎缩症,肌营养不良,多发性神经炎,多发性硬化症,格林巴利综合征,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脊髓性肌萎缩症,僵人综合症等痿症的治疗。
主持人:肌肉萎缩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患者的肢体行动不便,严重时会引起瘫痪,那么除了这些危害,还有哪些危害呢?下面请专家为您做详细介绍。
主持人:肌肉萎缩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张天丰:1、神经源性肌萎缩:因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损害所致。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损害时肌萎缩呈节段性分布,以肢体远端多见,对称或不对称,不伴感觉障碍,常出现肌束颤动,肌力和腱反射程度与损害程度有关。肌电图见肌纤维震颤电位或高波幅运动单位电位。活检见肌肉萎缩变薄。镜下呈束性萎缩改变。
2、肌源性萎缩:由肌肉本身疾病所致。萎缩不按神经分布,常为近端型骨盆带及肩胛带对称性肌萎缩,少数为远端型。伴肌力减退,无肌纤维震颤和感觉障碍。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醛缩酶等均不同程度升高,肌权磷酸激酶最为敏感。肌电图特征性改变为出现短时限多相电位。
3、其它:中枢性肌萎缩一般伴反射亢进或病理反射。缺血性肌萎缩多因各种动脉炎、血栓形成等肌肉缺血和无菌性坏死而致。废用性肌萎缩则与长期不运动有关。且多为可逆性。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