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军突起”的冠脉介入
主持人:是的,黄教授也提到搭桥手术是一个大手术,患者可能会出现出血等问题。于是就诞生了冠脉介入治疗,即老百姓所说的放支架,请问赵教授,介入治疗的产生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赵全明教授:冠心病的治疗有三种方法:一是药物治疗,二是介入治疗,另外就是搭桥手术。介入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里程碑,1977年瑞士做第一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当时叫球囊扩张术,80年代法国又进行了第一例支架手术。2003年左右普遍开展了药物支架手术。所以目前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主要是支架手术。支架手术和外科搭桥手术相比,创伤比较小、快一点,所以容易被病人接受。
介入技术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呢?首先它的技术难度不像搭桥难度那么大,所以开展得比较普遍。现在不仅北京这些大医院在做,外地的县市医院、地市级医院都在开展。现在每年可以做到二三十万例,美国每年都要做到一百万例。但是国内的人口基数比较大,手术每年也在以每年10%到20%的速度在递增。
主持人:支架手术发展得如此迅速,很多患者担心药物支架是否安全?冠脉介入的安全性该如何评估?它又有哪些优缺点?
赵全明教授:做支架手术的安全性问题大家确实有担心,两三年前的欧洲心脏病会议和世界心脏病会议上,有位专家提出来药物支架容易增加血栓的发病率,增加病人的死亡。最后发现这位专家是统计学的错误造成的。药物支架和金属支架的安全性是一样的。为什么现在不用金属支架而用药物支架呢?因为金属裸支架的再狭窄率比较高,普通病人的再狭窄率是20%到30%,糖尿病再狭窄率是30%到50%。药物支架再狭窄率大概应该是3%到5%,即使糖尿病病人也低于10%。而且如果再狭窄,也可以再度的介入治疗。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优点有如下几项:首先支架手术创伤比较小,是从普通穿刺的方法进行支架植入。现在大部分是从手腕部分穿刺进行支架植入。病人做完手术可以步行活动,不需要卧床休息。第二,恢复快,患者术后可以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