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肛肠科 > 脱肛 > 张光利教授解答脱光疾病的知识内容

张光利教授解答脱光疾病的知识内容

时间: 2013-03-22 16:1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患者问:对于脱肛这种病情具体的症状是什么。该怎么治疗啊。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家里小孩还小。懂手术吧,又不是太安全。对孩子的身心也不是很好的

  张光利:(1)保守疗法:如果脱肛继发于便秘、腹泻等疾病,就要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病,原发病治好了,脱肛多能痊愈。治疗期间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侧卧位或仰卧位排便,小婴儿可直着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拉屎。如能坚持1~2个月,多数脱肛可以痊愈。如改变排便方法后脱肛未愈则可行手法复位,用纱布折成厚垫,压住肛门,用粘膏将两臀拉紧粘牢,令小儿卧床1 ~2周,坚持卧位排便,多可痊愈。  (2)中医治疗此病多为气虚下陷,长时间腹泻不愈、久病卧床伤气、大便干结,均可以出现脱肛。治以补益中气,升提下陷。药用可用双红提肛方。红参、红花、柴胡、当归等苗疆高天然药材。脱肛是种很痛苦的,肛门脱出不仅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脱肛发作的病痛也让患者痛苦不已,那么除了痛脱肛还有什么症状影响患者?  直肠脱垂病人常有慢性便秘、排粪无规律的病史。起病缓慢,早期感觉直肠胀满,排粪不净,以后感觉排便时有肿块脱出而便后自行缩回,疾病后期咳嗽、用力或行走时都会脱出,需用手托住肛门。如直肠脱出后未及时托回,可发生肿胀、炎症,甚至绞窄坏死。病人常感大便排不尽,肛门口有黏液流出,便血、肛门坠胀、疼痛和里急后重,有时伴有腰部、下腹部或会阴部酸痛不适。

  患者问:到底脱肛是怎么回事

  张光利:1.先天不足,发育不全,直肠缺乏周围软组织及骶骨弯度的支持;

  2.病久体弱,营养不良或久泻久痢,使坐骨直肠窝的脂肪被吸收,直肠失去扶持;

  3.气血衰退,年迈机体衰弱,妇女多次分娩,骨盆肌肉松弛,不易固摄,导致脱肛;

  4.腹压增加,因长期腹泻,便秘、前列腺肥大、膀胱结石、慢性咳嗽等持续性增加腹压的疾病,便直肠粘膜下层组织松弛,粘膜与肌层分离,导致脱肛;

  5.内痔Ⅲ期,肛直肠息肉、肛直肠肿瘤等病症,经常脱出导致肛管括约肌松弛,并将直肠粘膜向下牵引。亦有见于内痔环切术后,损及肛管皮肤,形成直肠粘膜外露脱垂。

  患者问:什么原因引起的脱肛呀?

  张光利:脱肛与直肠有关系,直肠是大肠的末端部分,那么脱肛症状都有哪些呢?下面专家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脱肛症状具体情况表现。

  脱肛是指直肠或乙状结肠下段的粘膜层或全层肠壁经肛管向外突出于 肛门外的一种病理状态。脱肛症状包括临床上并不常见。大量病例资料提示本病与发育缺陷有关:如小儿骶骨曲发育不全,直肠正常平面位消失,直肠前陷凹腹膜返折过低,老年性肌肉松弛,生育过多或分娩致肛提肌分离或会阴撕裂等。

  故本病多见于小儿、老年及多产妇女。此外,长期腹泻或便秘、排尿困难、慢性咳嗽、重体力劳动等引起腹内压增加,也常为本病的诱因。近年来国外有人研究,脱肛常伴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疾患,如Goligher报告100例成人完全性脱肛,3%肯定有精神疾患,33%可能有精神疾患也是脱肛症状之一。

  Wyllie报告100例小儿脱肛,4%有智力障碍。Thomas认为有神经系统病变时,排便的控制力与调节功能障碍,脱肛症状还有直肠慢性扩张,对粪便等刺激的敏感度减弱,因而产生便秘与自制力的下降,有利于脱肛的发生。长期以来,对脱肛的形成机制存在着滑动疝和肠套叠两种主要学说的争论,而Goldberg认为两者基本上是一回事只不过是程度上的不同,滑动性疝型也可以说是一种肠套叠,只是未影响到整圈肠壁。

  关于脱肛症状以上就是专家为大家介绍的,希望这些介绍脱肛症状能为大家了解病情提供一定的帮助。遇到肛肠疾病千万不要认为是小病,就疏于防范,脱肛症状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大型医院治疗才是正确的选择,不要认为忍一忍就会过去,等到病情一发不可收拾再去治疗。

  

相关标签
脱肛
肛肠科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