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脱肛会有哪些危害
主持人:长期脱肛会有哪些危害?
常思岱:脱肛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两种。仅有黏膜脱出者称为不完全性脱垂,直肠各层同时翻出者称为完全性脱垂,后者脱出肛门外的直肠部分较不完全脱垂者长。
长期脱肛的患儿,肛门括约肌松弛,脱肛后易复位。偶然因腹内压忽然增高使直肠脱垂者,如未能及时复位,肛门括约肌收缩可引起脱垂肠段绞窄性坏死。
约有半数直肠脱垂病人的肛门括约功能不全,排便功能障碍。日本铃木行直肠肛管测压也发现近半数病人的肛管内压降低、随意肌收缩压下降,而直肠肛管反射及直肠内压均正常。有的学者测定直肠脱垂病人的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的肌电图,发现由于肛门收缩而引起的放电明显增加,证实肛门直肠脱垂的发生与盆底肌肉的反射性失调有关,并非局部肌肉麻痹。
Parks等作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及肛提肌的病理切片及组织化学检查,几乎所有的病例均有肌肉组织的变化,其中以外括约肌最明显,肛提肌较轻。他以为长期便秘,使该部肌肉及神经过度伸展和损伤,从而造成括约功能不全和脱肛。至于肛门括约功能不全为其原因或是结果,意见尚不一致。
分为3型或3度:
1、Ⅰ型为排便或腹压增加时,直肠黏膜脱出肛门外,是由直肠下部黏膜与肌层附着松弛所致,最长达3~4cm,是小儿特有的类型。部分脱出呈半环状,全周脱出呈环状,色红。由肛门正中向外形成放射状纵沟,肛管与黏膜间有反折沟,可触及两层折叠的黏膜,质软,便后脱出的黏膜自行还纳。如脱出时间久者,黏膜呈暗紫色,无光泽。反复脱垂者,黏膜水肿、肥厚、粗糙,甚至有溃疡或出血点。
2、Ⅱ型在排便或腹压增加时,直肠全层脱出肛门外5~12cm,呈圆锥形,略向后方弯曲,顶端凹陷。表面有环状多个黏膜皱襞,色淡红或暗红,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脱垂需用手托回。Ⅰ型长期脱垂可发展为此型。
3、Ⅲ型罕见,排便或腹压增加时,肛管、直管全层或部分乙状结肠脱出肛门外。呈椭圆形。肛门极松弛,黏膜糜烂出血,分泌物较多。
最后,提醒广大朋友还要在生活中学会观察看自己有没有症状出现,一旦出现了应该及时的去正规的医院做检查和治疗。同时专家提醒,身体如有不适,应尽快到正规专科的医院检查,这样治疗效果才会有保障。对于自己身体症状有疑惑的话也可以点击在线咨询让我们的在线专家来给您专业的解答。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