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记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侯希敏:本病临床上分为四期, I、Ⅱ期属早期,主要表现是患者髋关节疼痛,大腿运动受艰,特别是内旋、内收受限。此期,股骨头外形尚无改变,主要病变是关节囊滑膜水肿,关节腔压力升高、股骨头血液供应进一步障碍,使股骨头因缺血而逐渐钙化,由于行走,使股骨头变形,疼痛加重,关节屈伸受限,此时进入晚期,治疗更加困难,进一步发展,股骨头变扁、关节间隙变窄、髋臼增生,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改变,疼痛加剧,肢体短,跛行加重,此时已发生不可逆改变。如不治疗,将失去行走和工作能力。
记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效果如何?
侯希敏:由于病因不明确,目前**疗法甚少。早期靠止痛药物及中药。当病情发展到Ⅲ Ⅳ期,患者年龄超过40岁,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方法。但由于手术创伤大、费用高、并发症及返修率高,病人不愿接受。特别是中青年人,由于人工关节使用年限在15年左右,15年以后必须重新更换人工关节,所以更难接受这种治疗方法。
记者:听说您独创了“软骨移植+血管植入”的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该技术目前在国内外均处于优秀水平,能否请您谈一谈您的治疗方法?
侯希敏:好的。我从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症,通过3年的反复试验,我采用的“软骨移植+血管植入”法终于获得成功。术中,我将病变滑膜切除,将因缺血坏死硬化的骨头剔除,然后在股骨头表面植入5 6块软骨以保持关节的活动度,再将一束包括动、静脉的血管植入股骨头,从而彻底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使坏死的股骨头重新复活。
手术后,患者卧床3周即可扶拐下地,50天后开始负重。此法已用于Ⅱ、Ⅲ、Ⅳ期病人200余例,术后患者疼痛即可消失,最长的术后14年无复发,达到一次手术,终身受益的目的。
记者:好的,谢谢侯教授今天给我们带来的股骨头方面的知识讲解,今天的专家访谈就到这里,再见。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