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传染科 > 妇科结核 > 围绝经期女性治疗情况如何

围绝经期女性治疗情况如何

时间: 2013-03-18 13:16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围绝经期女性治疗情况如何?有没有副作用?

  【主持人】:你之前介绍过在我们国家现在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人群数量很大的,现在有多少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接受了激素补充治疗呢?

  【张韶芬】:各个国家接受激素补充的治疗的比例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调查下来的结果,我们国家是全世界用激素补充治疗最低的国家,有数据的我们只有1%,有的地区1%都不到。实际上有一项调查也显示,怎么样解决更年期的症状,25%的女性自己吃一些营养保健品,还有一些人待在家里忍着,这个现象等到它什么时候度过就度过了,她都没有办法了解这些痛苦是可以克服,只有14%的女性有症状找医生治疗。还有一个调查,我们对于这些也是更年期40岁到50多岁的,问她们是否知道激素补充治疗?你对激素治疗的印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结果有51%的女性勾出了是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国家用得很少,而像欧美国家达到20%、30%,有的达到40%。亚洲地区当中,我们国家是最低的。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抽样调查当中,60%女性不接受激素调查,是否激素治疗存在风险?

  【张韶芬】:是的,往往有些人把激素治疗把不好的风险挂钩,特别是提到激素治疗,担心生乳腺癌。实际上对于乳腺癌,我们可以讨论讨论。激素治疗跟乳腺癌的风险到底有没有关系?其实到现在还没有定论。激素治疗应用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最早的时候,100多年以前,更年期的女性自己想出来的办法,就把动物的软无论卵巢取出来,晒干然后吃,吃了之后就好了,以后一些医药的企业跟进,做出了制剂。既使激素治疗对乳腺有影响,那也是很小的影响,如果有很大的影响,那很早就明显了。

  另外,我们再看看WHI的研究,在这个研究当中,分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有子宫的妇女用雌激素要孕激素治疗的,另外一个分支是没有子宫的妇女单独用雌激素治疗的。用孕激素治疗的,在开始的5年里面,乳腺癌的症状没有增加,只有在5年以后,孕激素治疗的乳腺癌才会增加。那么从雌激素治疗的这一组,用了7年,结果比不用激素治疗的这一组乳腺癌的发生率还有降低。另外美国有一个健康研究,也证明了单用雌激素的这一组,没有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再有一个关于乳腺癌的影响因素有很多,特别是遗传因素也是非常大的,还有病人自己的月经史,年龄,生育史等等都有关系。也有专家做了一个分析,对于雌激素、孕激素治疗这一组,5年以后增加了一点点的风险,这个风险跟乳腺癌的风险当中,哪个风险相接近呢?是跟饮酒,如果你饮酒每天超过了20克,那么你的乳腺癌的风险跟雌、孕激素补充治疗5年以后的风险是一致的。激素治疗有这么好的利益,不会因为有这一点点的风险而放弃了。

  还有一个,我们跟泰国做一个比较。泰国和我们国家都是在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是比较低的,而且发病率是相同的。但是在泰国,他们服用激素补充治疗比我们多得多。这里面不能够把乳腺癌跟激素补充画等号。还有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研究提出来,用天然的雌激素,天然的孕激素,用低剂量不增加风险,不管用5 年、7年、8年都没有增加风险。所以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我们医生也在不断的探索、研究,做一个监护,这是一个乳腺癌的风险,千万不要把它划等号。

  还有一个内膜癌的问题,实际上子宫内膜癌的问题不用担心的,有子宫的健康女性都要加孕激素的,这个风险就不增加了,而且大量的研究证实了,加了孕激素与安慰剂相比,其风险还要低。另外还有血栓的风险,往往是在比较肥胖的,年龄比较大的,在亚洲的人群,普遍的血栓人群比较低。所以对于年龄比较低一点的,在围绝经期就启动激素治疗,这个风险非常低。在国际绝经协会的指南里面,认为不要考虑血栓这方面的风险。

  关于风险的问题,一个刚才分析了这几个方面的情况。我们还有一个医生的规范使用的问题,可以让你不用担心这些风险,因为妇产科有很多更年期的专科,都是经过培训的。这些医生会对你进行一个评估,你有没有适应症,有没有禁忌证,定期进行随访,刚刚用了激素,1到3个月要看看应用的情况,以后的话,3到6个月,等到稳定以后,一年一次的全体体检,特别我们要关注乳腺的情况,关注内膜的情况。所以可以放心,我们医生会帮助你回避克服这些风险。对于你来说,是不是有风险,到现在还不是一个非常确定的问题,千万不要划等号。

  【主持人】:综合各方面的数据,整体上激素治疗的利大于弊?

  【张韶芬】:对,是远远的利大于弊的。

相关标签
更年期
保健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