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级方法依据是什么?
尹纪光:大部分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级方法是依据股骨头相对于髋臼的脱位程度而定。常用的三种分级方法是,Hartofilakidis法,Eftekhar法和Crowe法。其中,尤以Crowe法临床最为常用,对于制定术前计划,判断为手术期手术并发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Crowe Ⅰ型:髋关节脱位程度小于50%。症状出现较晚,大多在50-60之间。
Crowe Ⅱ型:脱位程度50%-75%,通常双下肢等长,骨质储备良好。
Crowe Ⅲ 型:脱位程度75%-100%。髋顶完全消失,内侧壁薄,髋臼前后柱完好。CroweⅡ和Ⅲ型病人,出现继发性关节炎症状早,多在30-40岁之间。且一旦出现关节炎症状,随后的病情多进展较快。
Crowe Ⅳ型:起安全脱位。但髋关节可能活动良好(假性关节),并且局部疼痛症状不严重,特别是那些双髋关节都有病变的患者。髋臼的病人往往临床症状出现早,预后欠佳。
主持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手术治疗存在难题是?
尹纪光:髋关节发育不良引起各种局部畸形,给手术修复带来许多困难。这些结构异常包括,股骨头缩小变形,股骨颈短缩,伴有不同程度外展、前倾畸形。大转子较小,位置明显偏后。股骨髓腔狭窄,小转子下2cm处髓腔直径有时仅有1.5cm左右。股骨近三分之一段向前弯曲。股骨颈前倾程度个体差异较大,重者可达到90度,但这一角度的大小与本病的严重程度无直接相关性联系。发生扭转的部位主要是在小转子和股骨峡部之间。真性髋臼通常浅显,前壁薄,后壁厚,前后径窄。关节囊肥厚拉长,其下部可粘附在骨盆壁上,阻碍脱位股骨头进入真性髋臼。真性髋臼的上缘由于股骨头的磨损,呈斜坡状改变,骨缺损、骨质硬化。股骨头脱位并上移者,还可合并内收肌群及腘绳肌、髂腰肌、股四头肌的功能性缩短,造成手术不便。
单侧髋关节完全脱位者,通常会合并有脊柱侧凹和同侧膝关节畸形。另外,上移的股骨头使得正常情况下,斜向外下方的髋关节外展肌变为水平位,成为假性髋关节的顶部阻挡,术中如果对这一解剖变异认识不足,很容易导致局部误伤。
伴随股骨头的上移,髋关节周围神经血管位置也发生相应的变化,特别是股深动脉和股神经。股神经可能一改正常的向下外侧走形的途径,除盆腔后,走向上外侧。股深动脉则可能出现在正常情况下恨少有大血管经过的髋臼缘下方。在严重的髋臼发育不良的病人,这些血管神经损伤现象并非少见,因此需要术者高度重视。
除了疾病本身引起的解剖变异外,既往局部手术史也造成解剖结构的某种改变。术者对此应有足够的了解。
CE角是界定髋臼发育不良病变程度的一个重要放射影像学指标。自股骨头中心至髋臼顶外缘作一连线,再经股骨头中心作一垂直线,两线的夹角为CE角,正常在25度以上。小于20度时,为严重髋臼发育不良。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