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不液化有什么药物吗?
网友 :陈老,精子不液化有什么药物吗?
陈文伯 :这是因为人体有一种液化蛋白酶,一个是熬夜,二是进入车间,再一个是喝酒过多、吃肉过多都有影响。不液化影响人体蛋白酶有多种因素,一个是 ×× 不足,气虚,总体不液化是阴虚血少,造成酶减少。过去我们搞过液化丸,精制不液化, 60 分钟,液化不全。一般吃药都有效,这个不是很难。从中医角度这个病不是很难治的病,治疗的有效率在六个月以上,二到三个月在 90 %以上没问题。
主持人:二位都是中医的老专家,现在一些读者反映,一打开电视看到很多治疗不孕不育的广告,多半采取的都是中医手段,是不是在不孕不育的疑难杂症领域,中医治疗的效果会更好一些?
许润三 :西医除了手术,用药物治疗不孕不育的效果不如中医。现在有三种病他们不看,多囊卵巢、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异位,西医认为这三种病比较棘手。上次我看一个病人, 39 岁,子宫内膜增生,西医要把子宫内膜都切掉,如果切掉就无法再怀孕了,又找另外一个教授看,要她切子宫。最后病人很失望地找到我,我说试试吧,结果治好了,我在在跟西医交流的时候,他们也觉得了不起。这个病人后来生了一个十斤重的男孩,所以到我那儿去看的输卵管不通,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异位的最多。所以中医在治疗这些慢性病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主持人:做为病人是不是应该去正规的医院,不能轻信一些广告去街边小诊所。
陈文伯 :现在不孕不育症治疗都是不报销的,为什么不报销啊?毛主席就讲了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人家一个没有凭什么不给报销?但现在就是不报销。现在很多医院认为不孕不育的病好治,大家都抢这碗饭吃,像新兴医院就主打这个牌子。一些小医院根本是以医为商,广告打得越凶的地方越不能去。好多大医院从来都不打广告,不需要打。政府也应该管管虚假广告的问题。
网友 :我是宫颈重度糜烂,是否影响怀孕?
许润三 :宫颈糜烂不影响怀孕,当然也是看个人的情况,治疗宫颈糜烂也不容易。西医用电烧,但以后还会再糜烂。
网友 :刚吃了增加精子活力的药不会影响怀孕吧?
陈文伯 :不会的,而且吃增加精子活力的药时正是怀孕较好状态。中西医没有做过比较治疗不孕不育哪个效果好,但病人反映有些西医治不好的不孕不育到中医这儿吃一、两个月的药就治好了。现在很多病人都是靠口碑来传播的。以前很多像泌尿都是内科学,后来转到外科,中医实际都在内科。我是搞内科, 81 年系统研究这个,到现在才二十多年,是以内科为主。我总认为我是一个内科医生。中医确实有一个非常好的对病人的结合诊断和治疗。如果我碰到精子不液化的病人,要看有没有炎症,如果白血球两个加号则要对症下药。西医只能治标,真正治本的还是中医。实事求是地讲,中医治疗有一些以药为商的情况。宋代有人讲“医药兴,百姓殃”。你看现在的广告全是医药的,那不是好事。就象李丁做的广告,事实上他说自己现在 77 岁了,什么都不拿也不能一口气上五楼,这是假广告。还一些德艺双馨的演员也在做广告,这完全是骗局,是完全商业化的。很多老百姓因此上当受骗,医药是特殊商品,绝不能按一般的商品炒,这么炒的结果是老百姓倒霉。真正的医生要无欲无求,你老想从病人兜里掏钱,那是缺德的大夫。
网友 :7月份查出慢性盆腔炎,吃药后肚子疼得比以前厉害,吃的是桂枝福临胶囊和云南白药。
许润三 :这两个药可以吃,但不知道是否对她合适。盆腔炎也因为个体的差异,不一定吃一样的药都有效,有的有效,有的无效,还要对症治疗。
主持人:能否介绍一下出诊时间?
许润三 :我们俩都在京城易安出诊,时间是周二上午。
主持人:需要提前挂号还是当天上午现挂号?
许润三 :当天上午即可。
主持人:会不会限号?可以电话咨询两位专家吗?
许润三 :没有限号。
陈文伯 :电话咨询不太可能,因为门诊病人较多,没时间电话咨询,患者可以写信。地址是: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 26 号,邮编是 100010 。,我们可以回复。如果寄信的话,把材料寄全了,包括病例、症状等等。
主持人:今天我们在线做得非常成功,最后请国内中医药报社的濮社长给我们总结一下。
濮传文 :不孕不育在我国目前发病患者呈上升趋势,主要有环境的污染、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协和医院做过一次调查, 80 年到 90 年的时候,十年期间不孕不育门诊量后五年是前五年的两倍。所以我觉得不孕不育无论是从国内人传统的观念还是从人类学的繁衍角度考虑都应该重视。中医药在这方面有独到的地方。特别是对一些功能性、内分泌性引起的不孕不育,中医通过调理让自身得到平衡,增加抵抗力,这样能够有效治疗不孕不育。当然对一些器质性的病,中医也可以配合西医治疗。就不孕不育的就诊,还是要到正规的医院找具备国家认可执业资格的专家,不要有病乱投医,尤其街边马路上的小广告,不要轻易信。外地的患者可以先来信或者电话咨询,也不要盲目地崇拜京城。因为国内很大,各地有很多相关的医院,如果当地不行再到北京来治疗。一方面减少患者的费用,同时也减轻北京的一些专家的负担。
主持人:今天访谈到此结束,感谢两位专家。
本文来自:搜狐健康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