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传染科 > 艾滋病 > 艾滋病毒在体外的存活时间

艾滋病毒在体外的存活时间

时间: 2013-03-11 13:45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艾滋病毒在体外的存活时间

  主持人:如果这个针已经注射在艾滋病人的身体里,拿出来之后,上面可能没有血了,或者血已经干了,在空气当中搁置了一段时间,这个时候艾滋病毒还存在吗?

  李在村:关于艾滋病毒在体外的存活时间问题,应该说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答案,但是有一些研究可以提供一些初步的答案。如果艾滋病毒离开人体,在干燥环境下几个小时就失去传染性,是这样的。

  主持人:几个小时?

  李在村:确实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因为我们看一些文献,一般的从国外的文献翻译出来就是几个小时,是一个hours。如果在潮湿的环境里,假如没有凝固的血液,可能能保存两周的样子。

  主持人:我们再看这些网友的问题。

  网友:如果说唾沫里也含有艾滋病病毒,吃饭会不会被传染?

  李在村:唾液里面的艾滋病毒量实际上非常少,国外是有研究的,做人体各种体液艾滋病毒里的病毒数,唾液里的艾滋病病毒数非常少,不足以传播。但是如果口腔里有溃疡、发炎、血液,有一定的危险,但是吃饭我们一般说不传播,因为艾滋病毒是不抗酸的,胃酸的酸度足以杀灭艾滋病病毒,所以我们认为一块进餐不传染艾滋病病毒。我们经常为艾滋病病人举办一些活动,一块儿就餐,是桌餐,不是自助餐,所以吃饭应该是放心。

  主持人:您刚才也说假如口腔里面有破的小伤口,其实还是有一点危险。

  李在村:有一点危险。

  主持人:我们特别想知道普通的小伤口,特别是有的网友很担心我去医院拔牙的时候,可能他的伤口就不是特别小了,有没有可能也传染到艾滋病。

  李在村:牙科就诊应该说有一些风险,在国外特别是美国也被报道过,因为牙科就诊而传播艾滋病的例子。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如果你找一个比较正规的医院,他的牙科器械消毒比较正规的情况下,再加上我们认为平时常用的消毒剂很容易杀灭艾滋病病毒,比如酒精,医用酒精75%,一分钟就可以杀灭艾滋病病毒,消灭非常容易。起码在国内我们没有见过一个因为牙科就诊而感染艾滋病的。这种情况下有风险,非常小,但是建议大家就诊的时候还是找正规的牙科诊所。

  主持人:正规的医院正规的大夫去看一看。

  网友:我怎么理解有体液的交换才会感染。

  主持人:体液的交换是什么概念?

  李在村:对方的体液跟你的身体有了接触,当然这个接触分两个内容,一个是皮肤,一个是黏膜。皮肤的接触只有皮肤破损之后,不完整的皮肤,这种情况下才可能。黏膜接触是可以不破损的,完整的黏膜也可以。并不是有体液交换就能传染艾滋病毒,因为传播的完成需要好多条件,除了你的黏膜、皮肤的因素以外,还有对方体液的病毒含量,还有你身体机体的抵抗能力等等好多因素组成,所以并不是有体液交换就能传播艾滋病毒。

  主持人:大家不用过度恐慌。刚才咱们节目一开始我就注意到李主任您说了这样一个概念,您说彩虹恋的患者更容易得艾滋病,特别是**彩虹恋,比男女之间的性行为更容易得艾滋病,这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

  李在村:这里面的因素既有生理学的因素,也有社会学的因素。生理学的因素,因为**性生活主要是通过肛门直肠,男性的上皮结构和女性的生殖器官的上皮结构是不一样的,男性的容易破损,**性行为中,容易造成直肠黏膜、阴茎黏膜的破损,容易传染。另外,**性行为不会存在像受孕等等甚至更隐蔽一些,他们一般情况下几乎不用安全套。再有他们相对来讲性伴侣比较多,比较容易更换性伴侣,增加传播机会。

  主持人:是不是说**彩虹恋,如果当中有一位是艾滋病携带者,另外一个也特别容易感染到。但是如果他们俩都不是,也应该不会感染艾滋病?

  李在村:对,我们不是说彩虹恋就容易得艾滋病,只是说**彩虹恋有可能获得的机会大一些,假如对方是艾滋病携带者。

  主持人: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得艾滋病?

  李在村: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从整体上来看,从感染的风险来讲,还是女性更容易受感染。

  主持人:这是为什么呢?

  李在村:这里面的因素也是生理学和社会因素综合原因。女性本身有月经周期,在月经周期里容易感染。另外,社会因素,女性总体来讲处于一个弱势的一方,在男女性行为过程中,可能不容易得到保护。比如使不使用安全套,可能女性没有主动权,而男性掌握主动权,男性很多情况下不愿意用,这种情况下应该讲女性更容易被感染。只能从理论上讲,作为女性来讲,只要保护好了自己,照样可以不感染。

  主持人:刚才我们没有说怎样避免艾滋病,只是说什么样的行为容易得艾滋病。对于预防艾滋病这个话题,您给大家什么样的建议?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