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眼科 > 青光眼 >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葛坚:青光眼病情可提前五年作出诊断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葛坚:青光眼病情可提前五年作出诊断

时间: 2014-01-10 15:46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在西方青光眼是第二位致盲疾病,在国内以前排第四,现在可能非常靠前了,国内人40岁以上青光眼的发病率还是很高的,所以对于我们国内人格外要关注青光眼。如何提前对青光眼做出判断,一起听听中山大学眼科中心葛坚教授的故事。

\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 葛坚教授

  专家简介:

  原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美国休斯顿大学客座教授,香港理工大学荣誉教授。中华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眼科学会青光眼学组组长,国内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眼科学报》主编,《中华眼科杂志》、《Journal of Glaucoma》

  (青光眼领域国际优秀杂志)、《国内实用眼科杂志》、《国内眼耳鼻喉杂志》、《眼科研究》、《国内眼视光学杂志》编委。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一项研究,令青光眼病情可以提前五年作出诊断。

  本周是“世界青光眼周”。记者昨日从中山大学眼科中心获悉,由该中心主任葛坚教授领衔的“青光眼临床诊治模式的转变”项目可将青光眼诊断提前三到五年,提高了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葛坚教授介绍,目前青光眼已成为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致盲眼病。中山大学眼科中心每年收治进院的病人95%已经到了中晚期,不是视力只剩下1/3,就是视野严重缺损,看左右两边时不得不转动脖子;而晚期病人甚至已失去90%视力或已经瞎了。

  “其实青光眼不是一下子就全盲了,如果从一开始就不治疗到全盲大概有十年的时间。但它早期没有症状,等到有感觉的时候,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一般都已被损害了50%,这个损害是不可逆转的。”葛坚说,该中心研究发明了一种计算机图像整合技术,可使青光眼的诊断提前三到五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得到大大提高。

  人物故事

  他一直寻找最经济的治病方法

  他是一名眼科医生,却选择了最不赚钱青光眼专业;他已成为国内优秀的眼科专家,但每年仍在研究如何用最经济的方法为患者治好病;他就是葛坚,中山大学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973首席专家。

  回想起29年前,读医科的葛坚准备跨入研究生院的大门,当时并没有专门去想哪个领域比较容易赚钱,而是看中了一个人,他的导师——国内青光眼血族第一任组长周文炳。“当时的眼科领域有几个难题还没有克服,其中青光眼就是一个,它的发病机理非常复杂,而且得病后不可逆转。”葛坚说,虽然干青光眼这行“不赚钱”,但导师在学界很有名望,他也喜欢迎难而上,因此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行,一干就是29年。

  经过多年努力,葛坚领导的团队发现“广州一号家系”(GZ.1),即发现有这种基因突变的人会患青光眼;同时还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发现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是一种“线粒体病”。这些研究发现即可以作为基因预警,又可以作为治疗的新靶点。

  “你做了那么多预防工作,病人越来越少,作为医生你不就没生意了吗?”对于友人的这么一句玩笑话,葛坚非常严肃地说:“作为医生来讲,最开心的事就是看到病人少,能用最经济的方法治好病人。”在这样一种思路的引导下,他所领导的团队还发现一种叫做“川穹嗪”的中药。65%的中晚期青光眼患者服用这种中药一段时间后,能有效改善青光眼造成的视神经损害,扩宽视野;而且对患者最有利的是,这种药只需5元一瓶,一瓶可吃15天左右。为此,这个研究也获得了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分享到:

相关标签
青光眼
青光眼预防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