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传染科 > 狂犬病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急诊科郑浩明介绍狂犬病病毒潜伏期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急诊科郑浩明介绍狂犬病病毒潜伏期

时间: 2014-02-28 11:36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犬病目前仍然是国内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近十年来国内狂犬病的发病率(即死亡率)一直维持在每年超过二千人的高位。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二位。今天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郑浩明,将为您解答狂犬病疫苗几个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问题。一起看看下面的内容。

\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 郑浩明

  专家简介:

  郑浩明,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1985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系。对急诊外科各类急、危、重症的诊治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各类创伤骨折、脱位的手法复位治疗,对慢性腰腿痛、颈肩痛以及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治疗有较丰富经验。

  主持人:郑主任,宠物主人需要打疫苗吗?

  郑浩明:狂犬病疫苗主要针对两类情况:第一,暴露前免疫(被咬前),即因工作等原因需频繁接触各种动物(如兽医等)或生活在狂犬病流行地区的人群;第二,暴露后免疫(被咬后),即被可疑患狂犬病的犬等动物咬伤的患者。

  但有一类人是区别于以上的两类人群,那就是现在常见的宠物主,养宠物的人群在城市里愈来愈多,他们经常与猫猫狗狗打交道,他们算高危人群吗?他们又需要注射狂犬疫苗吗?

  其实他们所接触的患者是给别人的猫狗咬伤的居多,反而不是自己的家狗宠物狗,给自己的猫狗咬伤反而是少数。被咬伤了只是事后补救,而如果想要预防,倒不如及早帮自己的宠物接种疫苗。

  主持人: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期有多长时间?

  郑浩明:一个人从遭到某种病原体的感染开始到表现出该种疾病的症状,这段时间叫作该种疾病的潜伏期。

  狂犬病不是即时发作,有潜伏期,一般是10天到3个月。狂犬病毒,从发病机制的方面看,先侵蚀外周神经、一直到中枢神经,有一个发展过程,而且,是否一定发病,也很难下结论。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狂犬病检测中心研究员严家新在《南方周末》撰文:国内外资料都表明,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是1-3个月,少数头面部严重咬伤的潜伏期可能短至7天,极少数病例(不到总数的1%)的潜伏期也可能大于一年。

  目前国际主流科学界承认的狂犬病最长潜伏期是6年,美国学者1991年在专业杂志上报告了该病例。死者为菲律宾移民,移民美国后未曾离开过美国。由于在美国本土感染狂犬病的机会极少,而且经部分基因序列分析的结果证明,从死者脑内分离的狂犬病毒与死者来源国家流行的毒株相同,所以该报告以迄今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了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能长达6年。

  由于类似病例的数量太少,相关证据链也并不是十分完整,对该病例报告在相关学术界仍有异议。例如许多法国学者就认为潜伏期超过一年的病例即使有,也极为罕见,一年后再发病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计。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