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肝病 > 自身免疫性肝病 > 大、 小三阳都需要治疗吗

大、 小三阳都需要治疗吗

时间: 2013-03-08 10:26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大、 小三阳都需要治疗吗

  主持人:大、 小三阳都需要治疗吗?

  王主任:对于大三阳和小三阳患者,需不需要治疗还要参考病人肝功能的变化,主要是转氨酶的变化,和乙肝病毒复制的程度,既乙肝 DNA的量。 如果病人肝脏有炎症,表现是转氨酶增高,这种情况下一般是要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如果肝功能是正常的或者稍微高一点,像这种病人可以暂时不需要治疗。

  主持人:为什么呢?

  因为肝功能间接反应了肝脏的炎症状况,如果肝功能是正常的话说明肝脏基本没有什么炎症。尽管这个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这个病毒进入体内和人体之间是和平共处的,或者是共生的,在这种情况下医学上叫做免疫耐受,相互不影响,就不需要治疗,当然对周围人可能还是有威胁的,因为毕竟传染性是有的,所以对这种人从事的职业是有一点限制的,比如说餐饮业、幼托的限制等,但是治疗是不需要的。

  另外还要参考体内病毒复制的程度,以及转氨酶的程度,如果转氨酶在正常值(40)的两倍以上的时候,e抗原阳性的大三阳的患者HBVDNA在10的五次方以上,e抗原阴性的小三阳的患者HBVDNA在10的4次方就需要治疗了。

  主持人:请您介绍一下肝病的传播途径?

  王主任:在各型肝炎病毒中最常见又最容易形成慢性持续性感染的是乙肝病毒(HBV)和丙肝病毒(HCV),其流行面广、危害性大,多转为慢性肝炎,进而发展为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甚至进展为肝细胞癌。

  主要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或父婴传播、性传播、日常密切生活接触传播和医源性传播。

  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分为新生儿期的"垂直传播"及婴幼儿期的"水平传播"。垂直传播又分为"宫内传播"和"围产期传播"。妊娠期间经胎盘渗漏而感染乙肝者属于"宫内传播";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的产道感染,称为围产期传播。

  主持人:很多听众对血清五项的检查结果认识不是很明确,会有一些误区,认为乙肝E抗原阳性的传染性大或者比乙肝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炎病情严重,像这种看法是不是正确?

  王主任:无论是E抗原阳性还是E抗原阴性,只要乙肝DNA有复制那么都是有传染性的,当然它的表现形式可能有不同,E抗原阳性的人往往转氨酶比较高,乙肝DNA载量也比较高,E抗原阴性的转氨酶的水平比E抗原阳性可能要低一点,乙肝DNA也低一点,但是这两种都是有传染性的。

  而且我们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所有的E抗原阴性都是从E抗原阳性变过来的,可以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患者身体里感染HBV病毒以后,自己身体产生一定的抵抗力以后把病毒清除,因此可以从E抗原阳性转为E抗原阴性,但这种情况比较少,我们医学上讲是自然转阴,当然这种情况是好的,因为病毒基本控制了,ALT水平也基本正常。

  第二种情况,因为乙肝病毒是复制能力很强的病毒,医学上统计,乙肝病毒每天产生的病毒量是10的12次方,就是一千亿个拷贝数,这是非常厉害的,在这么严重的复制过程中间肝炎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有一部分E抗原阳性转为E抗原阴性就是由于HBV病毒的变异,变异发生的部位是在乙肝病毒的前C区或者是C区,发生病毒变异以后,e抗原表达不出了,就只是e抗体了。

  实际上这种E抗原阴性患者的传染性比较高,而且危害比e抗原阳性的可能还要大,在欧洲、地中海国家,意大利南部,法国,希腊等地方乙肝患者主要是e抗原阴性的病人为主,这种病人一般年龄都比较大,大多数在40岁以上,最终演变成为肝硬化,肝癌的机会比E抗原阳性要大,这是第二种情况,病毒发生了变异,是E抗原阴性,但乙肝DNA是高的,转氨酶水平也是高的,所以这种病人需要做一下耐药突变基因检测,这种病人肯定需要治疗,否则危害很大。

  

\

 

  第三种情况就是我们现在希望达到的,通过抗病毒的治疗,把乙肝DNA转阴,而且把e抗原也转掉了,产生e抗体,从E抗原阳性转为E抗原阴性,这种病人DNA也正常了,肝功能也正常了,这是我们抗乙肝病毒治疗希望达到的一个现实的目标,或者治疗达到这个程度病人就基本稳定了。

  主持人:我们刚刚也提到了乙肝最重要的是抗病毒治疗,临床用药有没有一些选择的原则?

  王主任: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两大类的药物,一大类就是干扰素,一大类就是口服的核苷(酸)类似物。干扰素,主要是从免疫调节入手,核苷类药物,是通过遏制乙肝病毒DNA的复制。这两类抗病毒药物,都有一定效果,但是不是**,不是说用哪一种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只能说因人而宜,个体需要怎么样,处置得当,就有好的疗效。所以说有的时候很难作出一个非常客观的选择,就是说首先推荐干扰素还是首先推荐核苷酸类似物,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但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也形成了一些非常好的参考意见,比方说我个人认为,对于年轻的、女性患者、转氨酶水平比较高、有生育要求、没有肝硬化基础、希望短期治疗的患者,对干扰素不良反应有深切认识的患者,要首先选择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为什么呢?因为干扰素对这部分患者能够实现一些很好的结果,所以说要首先尝试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当然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选择普通的干扰素还是聚乙二醇干扰素。

  对于口服的这些核苷酸类似物,像阿德福韦、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这四种口服的核苷酸类似物药物,由于他们口服比较方便,这些药物遏制HBV DNA的水平非常快和强,对长期的疗效也有保证,安全性上也有保证,所以很多人就愿意采用口服的抗病毒药物治疗。

  主持人:您觉得目前对乙肝患者来说达到什么目标是最理想的。

  王主任:在治疗乙肝上我们不是无章可循的,我们要遵循指南,当然每个国家有自己国家的情况,我们国家的乙肝指南从05年颁布以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乙肝指南清楚地指明乙肝是什么、治疗的目标是什么?那就是要控制肝脏的炎症,减低乙肝病毒的复制,不要得肝硬化,不要得肝癌,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乙肝患者来说这就是争取达到的目标。

  我们现在能走到哪一步呢?控制乙肝病毒是可以的,控制肝脏炎症也是可以的,延缓、阻断肝硬化肝癌的发生,通过积极治疗是可以做到的。乙肝治疗目标实际上是两个目标,一个是近期目标,近期目标是什么呢?包括患者最关注的,转氨酶是不是正常,病毒是不是被遏制,乙肝 DNA降到了多少,还有我的e抗原、e抗体是不是出现血清学转换了,这些都是近期目标。 还有一个远期目标?远期目标就是肝脏的组织学要得到改善,这个是我们的金指标,就是说我原来有肝纤维化的,纤维化要逐渐消退,恢复到正常的肝脏,这就是组织学目标。

  主持人:很多病人搞不清楚肝穿的适应症,大家对肝穿都很恐惧,请您给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

  王主任:所谓肝穿是指肝组织活检,是一种必要的常规检查,即在B超诱导下,用肝穿针瞬间扎进肝脏,在肝组织内的负压下吸出一点肝组织,然后放到显微镜下去看,观察有无炎症坏死、纤维化,如果有,达到几期,炎症坏死用G来表示,纤维化用S来表示,它们都分为4期,1234,数字越大,病情越重,G0~1期,病情轻微,属于携带者,无需治疗,定期复查,2期或2期以上,属于慢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疗,以阻止病情进展,不要让它发展到肝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因为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经过规范的治疗,还可以逆转,而肝硬化是不可以逆转的,所以在纤维化阶段,一定要控制好,阻止病情的进展。这些是远期的目标。这两个目标实际上都是为了让病人有一个更好的更轻松的生活。

相关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