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中风后遗症 > 海南优秀专家王雄斌:中风后遗症的症状表现

海南优秀专家王雄斌:中风后遗症的症状表现

时间: 2013-03-18 14:52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海南优秀专家王雄斌:脑中风后遗症的症状表现

  专家简介:

\

  王雄斌,男,中共党员,优秀神经内科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先后在北京武警总医院进修工作,在免疫学、基因遗传学、生物学方面积极做出研究,对揭示神科内科及癫痫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擅长于神经内科及癜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各种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生物细胞疗法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癫痫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主持人:相信大家对于脑中风后遗症都不陌生,一旦患上脑中风后遗症,绝大多数的患者生活上都不能自理,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不便,那么我们怎么治疗呢?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有什么比较优秀的方法?有哪些优秀的医生?相信这是所有患者都关心的问题!下面就为您爆料最优秀的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最优秀的专家!您好,王教授!

  专家:您好!

  主持人:脑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专家:脑中风病临床最主要的表现,是神志障碍和运动、感觉以及语言障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除神志清醒外,其余症状依然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症状,称为后遗症。后遗症的轻重,因病人的体质和并发症而异。脑中风常见的后遗症如下:

  ⑴ 麻木:患侧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麻木常与天气变化有关,天气急剧转变、潮湿闷热,或下雨前后,天气寒冷等情况下,麻木感觉尤其明显。

  ⑵ 嘴歪眼斜:一侧眼袋以下的面肌瘫痪。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

  ⑶ 中枢性瘫痪:中枢性瘫痪,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痉挛性瘫痪、硬瘫。是由于大脑皮层运动区锥体细胞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锥体束受损而产生。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失去了对下运动神经元的遏制调控作用,使脊髓的反射功能“释放”,产生随意运动减弱或消失,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呈痉挛性瘫痪。

  ⑷ 周围性瘫痪:周围性瘫痪,又称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或称弛缓性瘫痪、软瘫。是因脊髓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神经核,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脊骸前根、脊神经、颅神经受损害产生的瘫痪。由于下运动神经元受损,使其所支配的肌肉得不到应有的冲动兴奋,临床上表现为肌张力降低,反射减弱或消失,伴肌肉萎缩,但无病理反射。病人自己感觉四肢无力。

  有什么方法治愈吗?

  主持人:有什么方法治愈吗?

  专家:目前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比较优秀的疗法是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生物细胞靶向定位修复疗法在确保神经根源问题解决之后结合中医调理脏腑功能,增强人体微循环、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固本培元、净化人体内部环境让细胞因子在更优越的环境下存活及工作,促进神经细胞的复苏和再生,增加新细胞的增殖分化,极大提高和稳定了治疗效果。从根源上解决脑中风后遗症的治疗难题。是治疗脑中风后遗症不错的疗法。

  主持人:怎么进行中风后遗症功能恢复护理?

  专家:1、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应积极指导和辅助其进行功能锻炼,从简单的屈伸开始,要求活动充分,合理适度,避免损伤肌肉和关节,每天2~4次,每次5~30min。并配合药物治疗,按摩患侧肢体,配合针灸理疗,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以利功能恢复。

  2、语言不利: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虑,护理中要多接触病人,尽早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由简到繁,坚持不懈。

  3、口角歪斜:临床上常见患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流涎,不能鼓腮、皱额、闭眼。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护士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舒其情志,鼓励其多做眼、嘴、面部运动,并经常按摩患处。

  其他护理: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年龄越小,控制越严建议每天监测血压变化,至少每周测一次血压。若正在服用降压药物,不可随意停药,应按医嘱增减降压药物。24小时稳定控制血压,使血压波动较小,不可将血压降得过低。有效控制血糖、血脂、血粘度。减轻体重,达到正常标准。戒烟酒,要低盐低脂饮食。坚持有氧体育锻炼,如慢跑、游泳、骑车、练太极拳等。

  (转自列表网)

相关标签
海南
优秀
专家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