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民主任解读国人牙齿健康认识四大误区
据了解,国内人口腔患病率高达97.6%,几乎人人都有牙病。一项统计显示,目前国人的龋齿总数约有25亿颗。但对大多数人来说,“牙疼不是病”,牙齿出了问题一般“忍”字当头,实在不得已才到医院看牙科。这种做法正确吗?当然不正确。广州军区总医院口腔科主任段建民指出,牙疼不仅是病,而且还可能导致许多其他疾病的发生,但国人对自身牙齿疾患重视程度相当不足,在牙齿健康问题上最少存在四大误区。
专家介绍:段建民 口腔科主任 主任医师 口腔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现任国内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医院管理学会口腔管理分会常委、《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编委。曾在日本明海大学齿学部研修牙周外科及种植牙修复技术1年。
专业特长为牙体牙髓病、根尖周病及牙周病等的诊治,尤其擅长残根残冠的保存治疗、牙齿美容修复及以治疗牙周病和美容修复为主的牙周外科、种植牙修复、重度牙列缺损病诊疗计划的制订……【详细】
主持人:段主任,你好,可否介绍下牙齿健康的误区是什么?
段建民:
误区一 牙病不是病,能拖则拖,不及时就医
案例:某报社小编,喜欢甜食,且作息不规律,久而久之左上侧磨牙在咀嚼东西时经常隐隐作痛。但她拖了四五年直到磨牙已经从内向外烂了一个3-4颗米粒大小的牙洞,才到医院就医。医生无奈地告诉她,这颗烂牙情况非常严重,但还有保留价值,必须进行根管治疗后再填补牙洞和修复牙冠,预计花费一千多元。
“牙齿疾病不同于身体上其他疾病,它一般发展缓慢,但只要稍微留意就能发现问题所在,完全可以通过有效预防避免牙病发生,也可以在牙病早期及时治疗防止牙病进一步恶化。”段主任介绍说,很多牙病疾患都是“拖”出来的,将牙齿最初的小问题慢慢“拖”成大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再去想办法解决,不光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还要忍受更多的痛苦。
据介绍,牙病不单单是牙齿本身的问题,还会带来很多其他健康问题,如牙龈出血等。若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引发牙源性颌面部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败血症。慢性炎症还会在颜面部形成皮瘘,影响患者面容美观。牙齿疼痛,不能用该牙咀嚼,会造成面部肌肉发展不协调,造成双侧脸庞不对称,影响美观。
不过,这些牙病如及时接受治疗,上述严重后果一般不会出现,且治疗方便、迅速,痛苦也大大减轻,治疗成本也大大降低。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