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期先心病治疗技术新进展
主持人:如果胎儿期发现先心病能不能治疗?
金梅主任:在国外,胎儿期发现了先心病,某些先心病已经开始了胎儿期的介入治疗, 如先天性严重主动脉狭窄,或者严重肺动脉瓣狭窄,同时伴左心或者右心发育不良的胎儿,医生经过母体的穿刺到胎儿的心脏,给这些胎儿做主动脉瓣的球囊扩张,或者肺动脉瓣的球囊扩张。使有些胎儿伴发的左或右心发育不良,在给他做了球囊扩张之后,可以促使他的左或右心室发育,生后能双心室修复,如果在胎儿期没有进行干预的话,有一些左心发育不良或者右心发育不良者,生后只能进行单心室修复,一个心室代替两个心室工作,无论这个孩子生后做两次手术还是三次手术跟正常的孩子还是有区别的。
胎儿介入治疗,国外的最早报道是在1989年。现在再看国外报道技术更成熟了一些,母亲、胎儿的安全性增加一些。
因为胎儿期先心病的介入治疗要求比较高,一个是诊断技术,一个是治疗技术,包括你的操作技术,另外要有一个协作团队,包括小儿心内科医生,麻醉医生,监护医生、产科医生等专业队伍的通力配合,目前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开展胎儿期的介入治疗。
主持人:先天性心脏病在胎儿期治疗难度和风险都很大。你认为我国在多久后才能出现这种技术?
金梅主任:具体多少年不太好说,但我想这是我们小儿心内科挑战的方向,我们目前新生儿、婴儿、儿童先心病介入治疗都开展了。但胎儿涉及到母亲和胎儿两条生命。在我国,每个家庭只要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相当珍贵。先心病胎儿期治疗母亲胎儿都有风险,家长不好接受,另外也有些伦理方面的问题,这项新的技术,我想可能还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在我们国家开展,这也是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主持人:刚才你也提到先心病有许多类型,你能不能详细跟我们网友介绍一下,有哪些常见的类型?
金梅主任:先心病一般来讲,我们分几类,如果按有无紫绀来分可分为紫绀型先心病和无紫绀型先心病,按分流方向来分可分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还有无分流型的先心病。一般来讲,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有相对简单一些的,比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这些根据具体病情可以采取不开胸的介入治疗方法;比如说右向左分流型先心病,大多属紫绀型先心病就复杂了,像大动脉转位,单心室、肺动脉闭锁,肺静脉异位回流这些都是紫绀型先心病,孩子的症状更重一些,大多需开胸手术治疗。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