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整形科 > 生殖整形 > 生殖整形方法有哪些方法?

生殖整形方法有哪些方法?

时间: 2013-03-27 11:31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整形方法有哪些?

  崔 林

  阴茎延长术

  阴茎延长术,即手术切断阴茎浅悬韧带及部分深悬韧带,使原固定在耻骨联合和耻骨下支前方的阴茎段得以游离,从而可增加阴茎长度3~5cm。由于保留了部分阴茎深悬韧带及海绵体的完整性,当阴茎勃起时,仍能保持其强度和稳定性。

  包皮环切术

  包皮环切术是是指将阴茎上面的多余包皮进行切除,使阴茎头外露出来,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及防止其并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是一种治疗包皮包茎的小手术,手术过程大约20~30分钟,一般不需要住院,手术的危险性较小。包皮环切术方法甚多,最常用者为包皮内外板一次环切法,其次为内外板分别环切法。是开放手术,手术的目的是通过手术让阴茎头彻底暴露出来,这样就不会因为留死角而导致感染

  尿道畸形术

  尿路梗阻,造成尿液排泄不畅,尿液的积滞为细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病人光靠抗菌药物是难以治好的,同时必须作解除尿路梗阻的治疗。如果是疤痕狭窄而致包茎,先用消炎药物治疗。

  尿道下裂整形

  尿道下裂一般都需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矫正阴茎畸形,伸直阴茎;重建尿道;切除多余包皮,阴茎头整形使之外观尽量完好。通过手术恢复其正常排尿和射精功能。

  尿道下裂的整形手术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手术方法也已有200余种。每种方法各有长短,归纳其手术方法主要为一期成形术及分期成形术两大类:一期成形术是矫正阴茎下曲畸形和重建尿道于一次手术完成;分期手术是先矫正阴茎下曲畸形,并作好包皮皮肤的转移,待6~12个月后,再施行尿道重建的手术。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尿道下裂的类型、病人的具体情况、手术者的经验与习惯灵活掌握。一般来说,阴茎型尿道下裂可采用一期手术,阴囊型及会阴型尿道下裂则根据情况分别采用一期或分期手术。关于手术的年龄,各家意见尚不统一,多数学者认为学龄前应完成全部治疗。

  主持人:整形情况是什么?

  崔 林

  包茎及包皮过长

  两种畸形的包皮虽然都覆盖阴茎,但是有包茎者其包皮不能翻至龟头以上。新生儿的包皮与阴茎的粘连一般在出生后2~3年就可自然消失,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包皮过长则只有用手将包皮上翻或当生殖器充分勃起,冠状沟才能露出,平时则包揽整个龟头。

  生殖器官短小

  生殖器官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外伤后部分断离,从而造成生殖器官明显短小,生理反应(即勃起时)达不到正常人长度者。生殖器官短小的人,其第二性征发育多较差,阴茎多存在勃起障碍,严重者甚至还有排尿困难。

  精索静脉曲张:因精索静脉血液淤积而造成精索蔓状丛血管扩张,迂曲或变长。这种病多数是由精索内静脉血液返流引起,主要症状是站立、行走过久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阴囊下坠、胀痛、阴囊内曲张静脉形似蚯蚓团块。患者畸形精子增加,可导致不育。

  隐睾

  一侧或两侧睾丸未降入阴囊而停留于下降途中任何部位。在阴囊里找不到睾丸,就发生了隐睾症。双侧隐睾可造成男性不育;单侧隐睾也会影响生育能力,还易发生恶性病变。目前临床上为方便诊断,把隐睾划分为五个类型,即:睾丸下降不全型、睾丸发育不良型、垂体功能不全型、挛缩性睾丸以及睾丸异位。

  鞘膜积液

  是鞘膜分泌过多或吸收过少致阴囊液体贮积所形成。炎症、外伤、肿瘤等阴囊和睾丸病变均可引起鞘膜积液。根据发生的部位分为四类:一是睾丸鞘膜积液;二是交通鞘膜积液;三是精索鞘膜积液;四是混合鞘膜积液。

  阴茎的弯曲畸形

  先天性阴茎弯曲是因阴茎海绵体发育障碍所引起的畸形,阴茎呈向股侧弯曲。根据病变组织的部位与性质将先天性阴茎弯曲划分为三类,即:尿道海绵体及其周围筋膜缺如型、筋膜与白膜发育不良型和内膜发育不良型,其中以尿道海绵体缺如型的弯曲最为严重。本病病人的主要症状是阴茎弯曲,同时伴有排尿及性生活障碍。

  主持人:生殖整形的适应症是什么?

  崔 林:美感缺陷,这类求美者者主要是青年男女,他(她)们的外表用一般标准来衡量属于正常之列,但为了增加美感,希望自己锦上添花,更富魅力,具有集他人注目、受人青睐的美容目的,属于纯整形美容手术。求美者对整形手术效果要求较高。减轻或消除自然衰老征象,人到中年以后,身体各部位器官逐渐老化,皮肤出现弹性减低、下垂,尤以面部明显,表现为上脸皮肤松弛、外眦下垂、下睑眼袋、面部出现皱纹等衰老现象。针对这些衰老情况进行整形美容手术,减轻或消除外表衰老现象,鼓起生活勇气,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先天或后天原因所致的外表畸形,这类畸形可能单纯影响外表美观,也可能伴有功能障碍。外表畸形影响求美者交际,心理压力较大。整形手术即要考虑到功能的修复,又要照顾到外表美观。

相关标签
生殖整形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