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夏秋季是手足口病突发高峰季节,时值暑假,因家长、看护人工作忙等照顾不周导致其容易被手足口病传染,手足口病病例也会迅速增多。那么,如何应对新一轮手足口病流行期,并能早期发现?市卫生监督所学校卫生监督专家王仕香就此问题接受了本网记者的采访。
记者:什么是手足口病?
王仕香: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多发于夏秋季节。
记者:什么群体容易传染患病呢?
王仕香: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童,但成人也有可能得病。主要侵犯对象为3岁以下幼儿,发病率可高达14.23~32.85‰。家庭接触发病,二代发病率约30%,12岁以下儿童可高达77%。
记者:引起的手足口病最主要症状表现在哪些方面?
王仕香: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即潜伏期通常是3至6天。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至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至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通常由肠道病毒引起,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或肠道病毒71型。
记者:为应对假期间新一轮的手足口病流行期,及时、有效地预防婴儿和儿童患病,那么家长们、看护人要做好什么预防工作呢?
王仕香:以上我们知道,手足口病是一个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染的途径可以通过呼吸道的密切接触,真正传染性强的还是密切接触来传播,我们在这个流行的季节里面要注意生活卫生,包括最常见的勤洗手,不管是公共场合回到家里,还是幼儿园回到家里都要先洗手再进行其他的活动。家长首先应该有预防的意识,因为手足口病它对所有的人群都是易感人群,只是成人的发病是隐性的发病,或者是带菌者,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传给孩子,我们的家长在公共场合回到家里,在密切接触孩子的时候要勤洗手,从健康的护理角度就要让孩子多喝水,保持机体的平衡状态,加强营养,不要挑食。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这是一般家庭的预防方法。
记者: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王仕香: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消毒后丢入厕所,不要随意丢弃,同时要消毒便盆;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开窗通风。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