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湿疹 > 南亚教授谈儿童湿疹的辨别和护理方法

南亚教授谈儿童湿疹的辨别和护理方法

时间: 2013-03-11 09:24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掌握孕婴知识,宝宝健康成长!各位网友下午好,欢迎收看由飞鹤乳业和国内早教网联合举办的飞鹤孕婴专家在线妈妈课堂,我是主持人琪瑶,首先介绍一下今天做客到演播室的嘉宾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预防保健科主治医师南亚华老师,南老师您好!

  【专家】:主持人好,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南老师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预防保健科主治医师。从事儿童保健工作二十多年。中华医学会成员,主要专业为儿童保健。在新生儿保健、婴幼儿喂养、生长发育、计划免疫、小儿护理、智能测查等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参加小儿智能筛查量表的修订工作、中华医学会婴儿抚触课题研究。

  经常在报刊、杂志发表育儿科普文章。近年来,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北京电视台以及数字电视台“优优宝贝”栏目多次参加育儿讲座。针对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家庭背景的父母在育儿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能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并义务在个人育儿博客中为新妈妈答疑解惑,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和好评。

  宝宝患湿疹了,头部经常长有痂皮,额部、脸腮和嘴巴等部位的皮肤粗糙发红,常常摇头擦痒。那么宝宝为什么会发湿疹?婴儿湿疹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

  今天咱们谈的主题就是宝宝湿疹的辨别与护理,各位网友可以通过网络留言的方式参与到我们的节目当中,与南老师进行咨询与交流。接下来就请南老师讲一讲宝宝湿疹的表现都有哪些呢?

  【专家】:湿疹在民间通常叫它是奶藓,15岁以下的孩子皮肤疾病会占到整个人群皮肤疾病的三分之二,这么多皮肤疾病里边,以婴幼儿湿疹发病率比较高,说到湿疹,很多家长有这样的体会,小宝宝出生以后本来小脸光光的,特别好看,到了快满月的时候,就慢慢发现他的眉间有一些小红疹子,继而上面有一些黄色的渗出的一些东西,家长感觉这是什么,这是我们常说的湿疹发生了。

  所以我们在说湿疹的时候,湿疹通常分这么三种情况个,第一种就是脂溢性的湿疹,常常发生在0-3个月的孩子,一般来说孩子都是从前额,两眉的中间,还有脸颊慢慢加重以后就会在头上方的皮肤上就发生了,上边有一些黄色的一些慢慢的液体渗出,然后结为一层痂,头顶上加上一些因为它是脂溢性的皮肤湿疹,所以加上分泌的这些皮脂腺,然后加上皮脂腺下边一些红色的丘疹,孩子很难受,因为它们结成比较硬的痂,结痂的过程上面还混用空气中致病的微生物,所以孩子通常烦燥哭闹,小手不断乱废物,家长就会发现无意间会把皮肤划伤,这是通常说的第一种表现。

  第二种表现我们叫它渗出性湿疹,这是湿疹比较严重的一种,通常发生在3-6个月,这样的湿疹一般的发生在比较胖的孩子特别多,一般在两侧脸颊上,就发现有些红色的疹子,而且有严重的时候,上面还有一些小水疱,还有一些液体渗出,结痂以后孩子感觉特别痒,也是表现在哭闹,烦燥,甚至影响了孩子的睡眠和吃奶。

  还有一种表现,我们叫它干性湿疹,一般表现在6个月到一岁比较多,家长有时候在临床上就会让我们看,怀疑孩子是不是长癣了,最开始我们说到湿疹在民间被很多家长称为奶癣,干性湿疹有一些摸起来非常粗糙,实际上它是湿疹的一种,现在正直春季,冬春季6个月到一岁孩子发生这种干性湿疹比较多见,虽然没有前两种孩子痒的那么厉害,通常孩子也会用小手抓他的皮肤,也是感觉很不舒服的。前两种因为我们说,婴幼儿湿疹它是一种自现性疾病,随着饮食改变肠道免疫力不断增强,各种食物适应力增加,孩子通常六个月以后会有所改善,干性湿疹季节很强,如果孩子经历了冬春两季,在夏天和秋天这种干性湿疹就发生的比较少了,刚才简单说了湿疹的分类。

  还有它的表现,我们说其实湿疹是婴幼儿时期非常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它有可能和食物里边的某些成份有关系,也和孩子的大脑发育的进程有关系,特别与孩子的胃肠道的免疫能力,消化功能有关系。

  说到湿疹,各位家长也不用太紧张,我们面对湿疹,积极地治疗,还有我们展望未来,一般的孩子慢慢随着年龄的增长,湿疹就会痊愈,所以家长也不必太紧张。大概给家长介绍了一些湿疹的内容。

  【主持人】:欢迎回到由飞鹤乳业和国内早教网联合举办的飞鹤孕婴专家在线妈妈课堂,今天咱们课堂的主题是宝宝湿疹的辨别与护理,目前,一般认为过敏体质是湿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外界各种诱发因素(如海鲜食品、某些药物、花粉等)是发病或加剧的诱因,所以宝宝患湿疹是很多家长热点关注的话题,那么南老师宝宝湿疹到底该如何防治呢?

  

相关标签
湿疹
湿疹症状

在线提问

最少可输入50个汉字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6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