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儿科 > 脉管畸形 > 孙金和谈血管瘤与脉管畸形

孙金和谈血管瘤与脉管畸形

时间: 2013-03-25 14:12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孙金和谈血管瘤与脉管畸形

  专家简介:

\

  孙金和 副主任医师,郑州长峰医院服务副院长,毕业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现为研究生学历,从事普外科临床医疗工作40余年,精通于普外科、各种血管瘤、脉管畸形和周围血管病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并熟知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及各种手术操作。曾主持多项科研项目,并获得科技术成果奖多项,发表医学论文30余篇,其中13篇为国家级一类论文。

  求医网:什么叫血管瘤?

  专家:血管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时(约1/3)或出生后不久(1个月之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或血管细胞。中医学认为与胎热、血热有关,由于心肝两脏功能失调所引起。血管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是瘤内富含增生活跃的血管内皮细胞,并有成血管现象和肥大细胞的聚集。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面颈部皮肤、皮下组织,极少数见于口腔黏膜。深部及颌骨内的血管瘤目前认为应属血管畸形。血管瘤的生物学行为是可以自发性消退。其病程可分为增生期、消退期及消退完成期三期。增生期最初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四周围以晕状白色区域;迅速变为红斑并高出皮肤,高低不平似杨(草)莓状。随婴儿第一生长发育期,约在四周以后快速生长,此时常是家长最迫切求治的时期。如生长在面部,不但可招致畸形,还可影响运动功能,诸如闭眼、张口等运动等;有的病例还可在瘤体并发继发感染。快速增生还可伴发于婴儿的第二生长发育期,即4~5个月时。一般在1年以后即进入静止消退期。消退是缓慢的,病损由鲜红变为暗紫、棕色,皮肤可呈花斑状。据统计,约 50%~60%的患者在5年内完全消退;75%在七年内消退完毕;约10%~30%的患者可持续消退至10岁左右,但可为不完全消退。因此所谓消退完成期一般在10~12岁。大面积的血管瘤完全消退后可以后遗局部色素沉着,浅瘢痕,皮肤萎缩下垂等体征。

  求医网:脉管畸形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胚胎性血管畸形网络,因其所在的位置不同和与循环血管的连通不同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成熟程度不同,有的畸形血管网络出生后不再出现增生和消退自愈现象,在临床上则表现为各种脉管畸形。 脉管畸形随其在人体软组织由外向内位置不同分别叫做:1 胚胎性血管畸形网络,因其所在的位置不同和与循环血管的连通不同以及血管内皮细胞成熟程度不同,有的畸形血管网络出生后不再出现增生和消退自愈现象,在临床上则表现为各种脉管畸形。 脉管畸形随其在人体软组织由外向内位置不同分别叫做: 1.微静脉畸形(病变在皮内)以往称鲜红癍痣。 2.静脉畸形(病变在皮下、脂肪层、筋膜层、肌肉层不等)以往称海绵状血管瘤、肌间血管瘤等。 3.静脉、微静脉混合畸形(病变在皮内、皮下共存)以往称静脉、微静脉混合型血管瘤。 4.动静脉混合畸形(病变在皮下,有动脉参与)以往称动静脉混合性血管瘤、蔓状血管瘤。 5.淋巴管畸形(病变大多在皮下,分大囊型、微囊型两类)以往称淋巴管瘤。 6.静脉淋巴混合畸形(病变在皮下)以往称淋巴血管病。 此外,在骨内特别是椎骨、颌骨、颅骨等扁骨内也可以发生脉管畸形。在一些内脏,特别是肝脏、消化道等都可出现血管畸形网络,临床上把它们叫做骨血管瘤和内脏血管瘤。

相关标签
和谈
血管瘤
脉管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