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精神科 > 老年痴呆 > 神经内科教授张新卿介绍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

神经内科教授张新卿介绍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

时间: 2013-12-13 13:15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国内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专家预计,到2050年,国内患病人数将增至2000万。全世界每7分钟就会产生1名老年性痴呆患者。面对严峻的现实,医学界正在努力寻找解决之道,而这离不开全社会对这个病的正确认识。

\
神经内科教授 张新卿

  专家简介:

  职  称: 主任医师 教授

  擅  长: 记忆障碍、老年期痴呆、脑血管病等老年神经系统疾病

  执业经历: 张新卿,女,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教授、研究生导师。

  国内自古有“老小孩”的说法,因此很多人觉得,老人智力衰退是正常的,但自从1994年美国前总统里根宣布自己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性痴呆)以后,国内公众才开始正视它。事实上,阿尔茨海默症会一点点剥夺人的智力、体力,让人逐渐失去把握自我的能力。在9月21日“世界老年痴呆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专访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新卿。她说,阿尔茨海默症是引起老年期痴呆的疾病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步上升。

  2050年国内将有2000万痴呆病人

  张新卿介绍说,引起老年期痴呆的疾病很多,除了阿尔茨海默症,还有脑血管病、缺氧、脑外伤、感染、脑积水、肿瘤、多发性硬化、自身免疫病、中毒、药物、营养代谢障碍等原因。它们都会导致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异常,引起痴呆。而阿尔茨海默症占老年期痴呆的50%以上。

  据统计,全球发达国家及地区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痴呆患病率约为5%—8%。我国针对北京、西安、上海、成都、广州和沈阳的调查结果显示:北方地区65岁以上居民痴呆患病率为6.9%,老年性痴呆患病率为4.2%;南方地区痴呆患病率为3.9%,老年性痴呆患病率为2.8%。

  张新卿指出,65—85岁人群中,老年性痴呆患者每过5年就会增加1倍。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它将成为流行病,到2050年,患病人数将达4500万,其中美国1600万,德国400万,国内将增至2000万。

  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

  很多人忘事儿的时候喜欢自嘲:“估计是得老年痴呆了。”对此,张新卿强调:“记忆力衰退不等于老年痴呆。”她说,要判断是否患上老年性痴呆,“要看认知功能的减退是否影响到了工作、生活以及社会活动”。

  张大夫说,老年性痴呆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临床表现有记忆力障碍、定向力障碍、计算力障碍、情感障碍、行为异常和理解判断力障碍等,最严重者可能完全失去行动和思维能力。那么,如何早期发现老年性痴呆呢?张新卿提醒人们,如果出现下列症状,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记不住最近发生的事,比如刚才跟谁打的电话、吃的什么;以前使用熟练的工具不会用了,比如老把影碟机遥控器当成电视遥控器,微波炉、热水器不知道怎么使了;很多以前熟悉的物品叫不出名字;原本健谈的人开始不爱说话,不愿跟人接触;做事变得没有条理,不会管钱了;原有的爱好、兴趣丧失了等等。

  张大夫说,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办法治疗老年性痴呆,只能尽量延缓病情的发展速度,减轻症状。确诊后,病人应该保持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家人要多与病人交流,训练病人的基本生活技能,“越是与外界隔离,病情发展越快”。

  多用脑是最主要的预防办法

  对于疾病的预防,张新卿指出,因为病因不明,因此缺乏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不过,有些办法可能减轻发病风险。医生提出了以下建议:

  保持心态平和、乐观开朗;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断接受新鲜信息;勤用脑,经常学习新知识,事实上,接受教育越多,对大脑产生的保护作用越强;尽量参与家务劳动;保持生活规律、营养膳食,食物以谷物豆类为主,同时摄入一定的鱼类、瘦肉,多食蔬菜水果;忌烟酒;适当参加体育锻炼等。“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大脑活跃起来,积极保持与外界的接触。”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