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口腔粘膜出血了怎么办?
宋长辉:出血大部分是由口腔粘膜本身原因造成可能是缺乏维生素的表现,口腔粘膜出血常表现为口腔粘膜血斑、血疮或牙龈出血,但出血量一般不大。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止血棉球压迫牙龈的出血部位止血。2、以止血消炎药物漱口,可用茅根30克,板蓝根30克,五倍子10克共水煎含漱。或可用消炎水漱口或用0.1的双氧水等清洁口腔,祛除血腥臭味。3、口腔粘膜出血时,不要用牙刷刷牙,可用棉球擦拭代替。并嘱病人不要用牙签剔牙。
口腔粘膜出血其实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它就是由于创伤而引起的粘膜下出血。因此口腔粘膜出血也被称为是创伤性血疱。通常咀嚼大块干燥坚硬食物和吞咽过快时,都会导致粘膜受伤,出现口腔粘膜出血现象。
这种口腔粘膜出血通常多见于两个部位,因咀嚼咬伤多在颊粘膜的线区和口角区,此处的疱一般较小,愈合也易,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位应注意不要故意咬破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如已破溃可涂些一般消炎药,保持口腔清洁即可。若因吞咽过块引起的血疱,多位于软腭或软硬腭交界,悬雍垂舌腭弓等处。口腔粘膜出血的损害多为单侧性,即在咀嚼的同一侧,此处疱一般较大,因它处于吞咽必经之处,感觉比较明显。疱不破时无明显疼痛,仅有异物感,如血疱破裂且疱膜被撕脱,就会感到疼痛。对于较大的血疱,在疱破前可用消毒注射器吸去血液,或刺破后轻轻挤出瘀血,但霉尽量保留其疱壁完整,且保留时间应昼长些,以保护其下方创面。如疱已破并脱膜,糜烂面要保持清洁,可涂红汞,尤胆紫或其它消炎止痛类药物。
一般的口腔粘膜出血多见于老年患者,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品腔粘膜松弛,其粘膜下的结缔组织弹性减弱引起的。所以,为了防止口腔粘膜出血的发生,老年人吃东西不要太快,特别是要少吃干硬食物。
网友提问:口腔粘膜糜烂怎么办?
宋长辉:口腔黏膜糜烂就是口腔溃疡,民间也多叫做口疮。口腔黏膜糜烂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口腔黏膜糜烂可因刺激性食物引发疼痛,一般一至两个星期可以自愈。
口腔黏膜糜烂由很多的治疗方法,下面为为介绍一些。
**:**打入碗内拌成糊状,绿豆适量放陶罐内冷水浸泡十多分钟,放火上煮沸约1.5分钟(不宜久煮),这时绿豆未熟,取绿豆水冲**花饮用,每日早晚各一次,治疗口腔黏膜糜烂效果好。
六神丸:取六神丸1支(30粒)碾碎成粉,加2毫升凉开水浸透成稀糊液备用。用前先清洁患者口腔,然后用细长棉签蘸上六神丸液涂于溃疡面,以餐前1~15分钟用药为佳,每天3次,睡前加用1次。一般用药5分钟即可起到止痛效果。小溃疡1。2天可痊愈,溃疡面较大者5天痊愈。
云南白药:用云南白药外敷口腔黏膜糜烂创面,一日2次,一般2~3天痊愈。
全脂奶粉:选用全脂奶粉,每日2至3次,每次一汤匙,加少许白糖,开水冲服,晚间休息前冲服效果更佳。一般2天溃疡症状即可消失。
西瓜:西瓜半个,挖出西瓜瓤,挤取汁液,瓜汁含于口中,约2~3分钟后咽下,再含新瓜汁,反复数次。
维生素C :将维生素C药片1~2片压碎,澈于溃疡面上,闭口片刻,每日2次。
甲氰咪胍:将甲氰咪胍1~2片研成细末,用棉签蘸药粉涂于溃疡面上,10分钟内不要饮水,每日2次。
庆大霉素:用消毒棉签蘸取庆大霉素4万单位2毫升注射液轻涂口腔内溃疡面,数分钟后再涂一次,每日4次,即三餐后和睡前,漱口后涂上药液,一般2~3日即愈合。
西红柿:西红柿汁含口中,每次含数分钟,一日多次。
柿霜:从柿饼上取柿霜,用开水冲服或加入粥中服用。
芭蕉叶:采鲜芭蕉叶适量,将其用火烤热贴敷于口腔黏膜糜烂处,每日2~3次。
95%乙醇:用棉签沾上95%乙醇,轻压口腔黏膜糜烂点,并轻轻转动棉签除去溃疡面上的腐败组织,每天2~3次,每次20~30秒。治疗口腔黏膜糜烂,绝大多数在2—3天愈合
预防口腔黏膜糜烂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人身体素质有关,因此要想完全避免其发生可能性不大,但如果尽量避免诱发因素,仍可降低发生率。 日常要多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损伤口腔黏膜,避免吃辛辣性食物。保持充足的睡眠,心情要舒畅,饮食要均衡,这些都可以有效的预防口腔黏膜糜烂的发生。
口腔糜烂,临床表现为与正常粘膜表面齐平的充血和糜烂,并无凹陷,上覆渗出性假膜,形状多样,并不规则,与周围正常粘膜间界限不清。其次,两者的病程和预后不一样。溃疡一般病程较短,一旦愈合,就“干脆利落”,浅在的和良性的溃疡愈合后都无瘢痕,但深及肌层的溃疡和恶性口腔溃疡例外。糜烂一般病程较长,反复迁延,而且愈合过程“拖泥带水”,但糜烂一般不留瘢痕。最后两者在显微镜下的表现不一样。溃疡表现为上皮连续性有中断,糜烂比较浅表而无上皮连续性的中断。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