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渗性粘液囊肿是怎么回事呢?
主持人:外渗性粘液囊肿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外渗性粘液囊肿 占粘液囊肿的80%以上,组织学表现为粘液性肉芽肿(mucous granuloma)或充满粘液的假囊,无上皮衬里(epithelial lining)。许多研究表明,外渗性粘液囊肿的发生系导管破裂、粘液外漏入组织间隙所致。如Bhaskar等结扎小鼠下颌下腺和舌下腺导管,未见粘液囊肿产生。但将导管切断,任凭唾液流入组织间隙内,则可产生类似人体的粘液囊肿,含有粘液的囊样腔隙由结缔组织或肉芽组织衬里,这提示外渗性粘液囊肿是由局部创伤(local trauma)引起的。
主持人:潴留性粘液囊肿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专家:潴留性粘液囊肿 远不如外渗性粘液囊肿常见。组织学表现有三个特点:有上皮衬里、潴留的粘液团块(retained mucous mass)及结缔组织被膜(connective tissue capsule)。潴留性粘液囊肿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导管系统的部分阻塞,可由微小涎石(microlith)、分泌物浓缩或导管系统弯曲等原因所致。
主持人: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呢?
专家:1.粘液囊肿 粘液囊肿是最常见的小唾液腺瘤样病变,好发于下唇及舌尖腹侧,这是因为舌体运动常受下前牙摩擦以及自觉或不自觉的咬下唇动作使粘膜下腺体受伤。囊肿位于粘膜下,表面仅覆盖一薄层粘膜,故呈半透明(translucent)、浅蓝色(bluish)的小泡,状似水泡。大多为黄豆至樱桃大小、质地软而有弹性。囊肿很容易被咬伤而破裂,流出蛋清样透明粘稠液体,囊肿消失。破裂处愈合后,又被粘液充满,再次形成囊肿。反复破损后不再有囊肿的临床特点,而表现为较厚的白色瘢痕状突起,囊肿透明度减低。
2.舌下腺囊肿 舌下腺囊肿(ranula)最常见于青少年,临床上可分为三种类型:
(1)单纯型(simple type) : 为典型的舌下腺囊肿表现,占舌下腺囊肿的大多数。囊肿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上的舌下区,由于囊壁菲薄并紧贴口底粘膜,囊肿呈浅紫蓝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囊肿常位于口底的一侧,有时可扩展至对侧,较大的囊肿可将舌抬起,状似“重舌”。囊肿因创伤而破裂后,流出粘稠而略带黄色或蛋清样液体,囊肿暂时消失。数日后创口愈合,囊肿又长大如前。囊肿发展很大时,可引起吞咽、语言及呼吸困难。
(2)口外型(extraoral type) : 又称潜突型(plunging ranula)。囊肿主要表现为下颌下区肿物,而口底囊肿表现不明显。触诊柔软,与皮肤无粘连,不可压缩,低头时因重力关系,肿物稍有增大。穿刺可抽出蛋清样粘稠液体。
(3)哑铃型(dumb-bell type): 为上述二种类型的混合,即在口内舌下区及口外颌下区均可见囊性肿物。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