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静脉炎 > 血管外科专家陈国君介绍静脉炎多为单侧发病

血管外科专家陈国君介绍静脉炎多为单侧发病

时间: 2013-04-27 10:02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主持人:静脉炎疾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陈国君: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病机制:

  1.损伤后血栓性浅静脉炎 损伤后血栓性浅静脉炎通常发生在肢体遭受直接外伤后,沿着静脉走行的相应区域出现触痛性条索状物,因静脉损伤后皮下出血,常可见到皮下瘀斑,损伤后血栓性浅静脉炎也常发生在静脉穿刺注射的部位,多数因注射刺激性或细胞毒性药物而引起,这是目前血栓性浅静脉炎最常见的类型,经静脉腔穿刺置管本身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者较少见,临床上表现为穿刺注射部位出现红肿和疼痛,通常持续数天或数星期,有时需要数月才能完全缓解。

  2.静脉曲张后血栓性浅静脉炎 血栓性浅静脉炎常发生在下肢曲张浅静脉腔内,血栓可以沿大隐静脉向上或向下蔓延,或者发生在非大隐静脉主干的曲张静脉分叉部位,除部分继发于损伤外,相当一部分常没有任何诱因,血栓性静脉炎常表现为静脉曲张部位出现有触痛的硬结,其周围常有红斑,极少数情况下,如果血栓反应蔓延至踝部静脉壁和皮肤,可能发生显著皮下出血,基于细胞周围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血栓性浅静脉炎多发生在静脉淤积性溃疡附近的静脉曲张部位。

  3.感染性血栓性浅静脉炎 1932年,De Takats提出手术后,注射治疗后,损伤或放疗时,以及静脉曲张中的隐匿性感染,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重要因素,血液中L型或其他非典型细菌类型可能在疾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另一种感染性血栓性静脉炎的特殊类型是脓毒性静脉炎,脓毒性静脉炎通常发生在长期应用静脉内置管输液后,以静脉内化脓为其特点,常与脓毒败血症有关,这是一个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并发症。

  主持人:静脉炎的临床症状表现是什么?

  陈国君:胸腹壁血栓性浅静脉炎多为单侧发病,往往有1~2条浅静脉受累。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抬举、活动上肢时,突然感到一侧胸腹壁疼痛,受累静脉略显红肿、压痛、血管变韧,可扪及条索状物,有的表现为银叉或串珠状,开始较柔软,逐渐变硬,直径大约3~5mm。根据受累静脉的不同走向,呈迂曲或直线状,与皮肤轻度粘连。上臂外展或高举时可见覆盖病变浅静脉的皮肤凹陷形如浅沟,索状物更加明显,呈弓弦状。

  良性血栓性浅静脉炎全身反应比较轻微,至多有体温升高或白细胞轻度升高。本病有复发倾向,复发的病变可能发生于原来的静脉或其他的静脉,受累区域显示有慢性炎症征象。下肢静脉曲张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部分病例血栓蔓延可达隐、股静脉汇合处,有累及深静脉和并发肺栓塞的可能,应引起重视。

  

相关标签
静脉炎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