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像耐药的话是可以避免的吗?
洪建国:对细菌的耐药现象我们是可以采取很多措施来避免的,一个就是严格控制抗生素应用的原则,规范,不要病毒感染也要用抗生素,负荷少了产生耐药的可能就比较低了,近期的话如果用过抗生素,耐药情况就比较多的,很可惜在我们国家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像在北京儿童医院药物的使用量居前15位的药物当中抗生素占到了8到11种,常用的药物当中大部分是抗生素,而且98%的门诊儿童都是用抗生素,所以这样的话到我们三级医院来看的孩子在外面基本都用过抗生素的,所以这是非常担忧的,这样的话我们第一个来严重控制抗生素的应用,规范化的应用需要患者和医生的通力合作,应该听从医生的忠告,所以这个方面还有很多路要走。
主持人:通过您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肺炎链球菌疾病一方面是后果很严重,另一方面因为各种原因造成耐药的增加,治疗难度的增加,对于这样的情况肺炎链球菌的疫苗开发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不是预防更重要一些?
洪建国:对,任何情况下对疾病预防是最主要的,发生了疾病机器坏了只能修,对于一个机体来说是跟外界无时无刻不在接触的,所以任何疾病的发生总是内因和外因相互的作用,对感染性疾病来说接触了一个外因感染了机体就会发生一些反应,就要提高免疫力,我们派发疫苗就是把细菌当中不致病的部分提炼出来,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来感染预防性疾病就是预防接种,在肺炎链球菌这个疾病全世界有很多的经验可以拿疫苗来进行预防,因为考虑到前面说到的肺炎链球菌疾病的危害性,世界卫生组已经把肺炎链球菌的疫苗作为预防肺炎链球菌优先需要考虑的,可以使用疫苗预防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同时外因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下孩子的营养,有些是食物太偏要优化营养,第二个就是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一定的湿度避免空气太干燥,然后一定的锻炼,这些都是增加孩子抵抗力的方面。
主持人:接下来家长也非常关心,小儿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话疫苗主要有哪些?
洪建国:现在在我们国家可以使用到的预防肺炎链球菌的疫苗主要有两类,一类是23介的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PPV23,这个药在1983年上市,另一类就是新的是PCV7,PPV23在我们国家已经是作为二类预防使用多年了,我们以前的计划免疫现在都统称为一类疫苗,就是由国家来负担疫苗的费用,二类疫苗就是自己选择的,如果是高危群体还是建议打二类疫苗,PPV23在我们国家已经使用很多年了,最主要的使用人群是老年人,所以在美国65岁的老年人都必须打这个疫苗,但是2岁以上的高危人群也可以打这个疫苗,比如有贫血的或者慢性疾病的儿童,因为易感肺炎链球菌所以就可以作为打的集中的对象,目前市场上新的PCV7是单独一个可以用于2岁以下婴儿的肺炎链球菌疫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特别是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主要是两岁以下的孩子,这个疫苗是专门针对儿童两岁以下的孩子作用是更强的,而且对于两岁到五岁以及其他的儿童也有保护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PPV23主要的对象是老年人,PCV7主要对象是儿童,特别是2岁以下的孩子。
主持人: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PCV7这个肺炎链球菌疫苗有什么特征?安全性怎么样?
洪建国:目前PCV7已经在全球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了,其中的一半42个国家和地区纳入了免疫规划,就是政府来买单的,根据8、9年这么多年用下来的结果,世界卫生组织认为PCV7首先安全性是良好的,而且有效性是很明确的,所以就纳入优先免疫规划的,是婴儿常规接种的疫苗,当然医学都是要讲证据的,它的有效性已经有大量的医学研究证据,对于两岁以下儿童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的保护有效率PCV7可以达到97.4%,可以使五岁以下宝宝避免患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的情况下降98%,因肺炎链球菌住院率可以下降65%,所以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得到确认了,两个疫苗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第一个就是PCV7具有一个群体免疫作用或者叫群体免疫效应,也就是说在接种儿童的肺炎链球菌疫苗以后对五岁以上未接种的人群来说肺炎链球菌疾病的发生率就下降了,就是刚才说两岁以下的孩子主要是高危的,患病率低的,在群体当中传染源就减少,所以对群体也有保护作用,对5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也可以显著下降55%,第二个因为这个疫苗的特点可以使黏膜免疫反应得到激发,呼吸道防御主要是黏膜,如果增加了黏膜的免疫反应,这个在群体当中肺炎链球菌的传播也会减少,另外由于免疫性强所以可以形成一个免疫记忆,当受到一种或者几种肺炎链球菌侵袭以后,接种疫苗过的孩子身体里面相应的抗体水平会急剧增加,这就是一个免疫记忆,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免疫记忆的保护时间要超过5年,如果是其他的免疫效应这个保护时间再算起来就更长了。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