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下注型闭塞性动脉硬化
3、湿热下注型闭塞性动脉硬化:
寒凝血瘀,瘀久化热的初期阶段
主证:轻度肢体坏疽感染,发红,肿胀,疼痛;肢体大片瘀斑感染,紫红,瘀痛;肢端感染,红肿,灼痛;伴有发热或低热;舌苔白腻或黄腻,舌质红绛;脉象滑数或弦数。
湿热下注型闭塞性动脉硬化多属三期一级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发生轻度肢体坏疽感染,或肢体瘀斑感染等。
湿热下注型闭塞性动脉硬化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4、热毒炽盛型闭塞性动脉硬化:
寒凝挑大梁瘀,瘀久化热的炽盛阶段,主要表现为热毒证。
主证:严重肢体坏疽感染,红肿热痛,或脓液多,有恶臭味;伴有高热,恶寒,神志模糊,谵语等;舌苔黄燥或黑苔,舌质红绛,紫暗,或有瘀斑;脉象洪数或弦数。
热毒炽盛型闭塞性动脉硬化多属三期二、三级闭塞性动脉硬化症,发生严重肢体坏疽感染,出现毒血症或败血症;
热毒炽盛型闭塞性动脉硬化的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5、脾肾阳虚型闭塞性动脉硬化:
闭寒性动脉硬化症多为中老年病人,各主要脏器功能衰退,常有血瘀兼脾肾阳虚证
主证:全身畏寒怕冷,肢体发凉,萎缩,神疲乏力;腰痛,足跟痛,腰膝酸软无力;阴冷,阳痿,性欲减退;食少纳呆,腹部胀滿;舌苔白,舌质淡;脉象沉细;此型多属一、二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或疾病恢复阶段。
治法:补肾健脾,活血化瘀。
主持人:西医怎么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
李玉珍:西医的治疗
动脉硬化闭塞症常有血液流变性质和血液粘度异常,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和凝结,以及血液成分的改变,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在中医辩证论治的同时结合西医的用药,改善血液流变,降低血液粘滞和纤维蛋白原含量,遏制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改善循环障碍和微循环障碍,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