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儿科 > 小儿脊柱裂 > 先天性脊柱裂分为哪几类呢?

先天性脊柱裂分为哪几类呢?

时间: 2013-03-27 09:52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先天性脊柱裂分为哪几类呢?

  求医网友:先天性脊柱裂分为哪几类呢?

  专家:先天性脊柱裂分为显性脊柱裂和隐性脊柱裂两大类:

  显性脊柱裂是指椎管内容物(如脊膜、脊髓、脊神经)经椎板缺损向椎管外膨出,患儿背部(通常在背部中线区)出现囊性包块。病理学上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脊膜膨出:可发生于脊柱的任何节段。指脊膜自椎板缺损处向外膨出,囊内含脑脊液,不含脊髓及神经组织。

  2、 脊髓脊膜膨出:多发生于脊柱腰骶段,指脊膜经椎板缺损向背侧膨出成囊,囊内脊髓、马尾神经、以及软脊膜、蛛网膜,通常还含有畸形变的神经组织。

  3、 脂肪瘤型脊髓脊膜膨出:多发生于脊柱腰骶段,指脊髓脊膜膨出的同时,皮下脂肪异常增生,经椎板裂孔与膨出囊壁或膨出物紧密粘连。对脊髓形成牵拉。

  4、 椎管内外脂肪瘤:多发生于脊柱腰骶段。指皮下脂肪异常增生,经椎板裂孔进入硬膜囊内并与脊髓背侧密切粘连并与混入神经组织生长,于脊髓界限不清,对脊髓形成压迫和牵拉。

  求医网友:脊髓脊膜膨出、脊髓脂肪瘤应何时手术呢?

  专家:较好的手术时机是婴儿出生后2-3月。因为此时婴儿的椎管容积相比新生儿期(生后28天内)有了一定程度的发育,利于膨出物的还纳;再有,孩子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以及机体对抗感染能力也比新生儿期有所提高,更有利于围手术期的安全;而且对于脊髓脂肪瘤的患儿,在这个月龄时其脂肪瘤组织尚未出现纤维化,更易于切除,可减少手术副损伤。

  另外,手术时机的选择也取决于膨出物是否破溃、膨出物的生长速度、孩子双下肢的活动情况等,如果膨出物生长迅速或/和双下肢症状进行性加重,则应尽快手术;如果膨出物破溃未超过24小时,应急诊手术切除膨出,避免感染。但如果膨出物破溃已超过24小时,或脑脊液已出现浑浊,则应积极抗感染的同时,局部换药,待感染控制、伤口愈合后再手术治疗。

  求医网友: 脊髓纵裂、皮毛窦应何时手术呢?

  专家:对于脊髓纵裂和皮毛窦这些隐性脊柱裂的患儿,应及早发现、及早手术,特别是皮毛窦。皮毛窦常与硬膜囊内相通,易发生感染而导致化脓性脑膜炎,所以较好在出现感染之前及早切除病灶并探查硬膜囊内,发现合并的皮样囊肿一并切除。如果皮毛窦已并发感染,在炎症急性期不主张手术,而应静点抗生素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建议能在炎症完全控制3-6个月后手术治疗,这样更有利于病灶的完全切除,减少复发。当然,对于反复发生感染的皮毛窦患儿,常常不能满足上述时间要求,则应在充分控制感染的基础上手术治疗,切除病灶。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