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育儿频道的访谈直播间。每年的春夏交替之时都是各种传染疾病非常流行非常猖獗的时期,对于少年儿童也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时刻,我想对于收看我们视频的爸爸妈妈们也是非常担心自己的宝宝可能会在这个时间有感染传染病的风险。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三位专家作客我们今天的演播室与我们一起谈谈对于疾病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的问题。尤其是像手足口病等最近非常猖獗的疾病。下面我就介绍一下今天的三位嘉宾,首先坐在我身旁的这位是CDC北京疾控中心传地所肠道传染病组组长李锡太老师。
李锡太:大家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第二位是北京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董丽娟老师。董老师也是手足口病方面的优秀专家了。
董丽娟:主持人好,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第三位老师是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科主任陈志海老师。
陈志海: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再次欢迎三位作客我们腾讯育儿的直播间,刚才我也提到了每年的春夏交替三四五月都是传染病非常流行的时期,我想问一下李老师,李老师能不能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现在非常常见的传染病都有哪些种类呢?
李锡太:传染病按传播路径划分,有肠道传染病,有呼吸道传染病,有通过虫媒和自然传染病,还有通过血液传播的,比如说乙肝、丙肝还有咱们现在提的艾滋病,是通过血液传播的。艾滋病不但通过血液传播,也能通过性接触和其他途径传播。按是否要报告给政府,报告给疾控中心,行政部门还分甲乙丙三类,可能大家比较熟悉了,大致传染病的分类就是这些。
主持人:像我刚才在节目中介绍的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比较常见的一些传染病,像手足口病现在非常流行,我们今天也是请来了两位专家,首先还是请董老师,董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儿童感染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
董丽娟:其实大家通过名字也能想到这是什么病了,手足口病肯定是口腔、手、脚还有臀部出现小的疱疹,半或者是不半发烧。有的孩子发烧,有的不发烧。
主持人:如果不发烧的孩子通过手上还有脚上…
董丽娟:就是疱疹、丘疹出现皮疹,家长一般都能发现。
主持人:从感染到出现这个症状有多长时间?
董丽娟:潜伏期是比较短,一般是3到7天。
主持人:陈老师同样也是我们手足口病方面的专家,我想问一下陈老师,刚才董老师简单介绍一下了这个疾病,这个疾病在儿童中非常流行,为什么它在儿童中非常流行呢?
陈志海:其实这个病毒人群普遍都可以感染,成年人也可以感染,孩子也可以感染。从感染的角度来说是差不多的,但是感染以后有多数人都不会发病,其中成年人发病得非常少,只有个别的,其实我们看见了,只有个别的成年人会得病。可是在孩子里边,其实有很多孩子会发病,咱们之所以能看见这么多孩子得病就是因为孩子当中虽然也有隐性感染者,可能多数都会表现出一个疾病的表现来。
主持人:是不是因为孩子的抵抗能力相对比较差?
董丽娟:其实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引起来的,可以是可发性病毒,也可以是肠道病毒72型。传播途径是很多的,它可以是消化道传染病,可以通过密切接触,这种也可以传播,传播途径也很多。
主持人:对于这种疾病预防肯定是一方面,因为我刚才在休息室也是听董老师说现在就诊的病例还蛮多的。
董丽娟:我们儿童医院进入4月份病例在逐渐增加,北京地区主要是以5到7月份为发病高峰,根据以往的经验也是。各个地区的发病也是不一样的,年初进入今年就听说这个病了,比如说山东、广东已经有发病了,这些地区根据气温的不一样,这个病是全年散发的病,但是以春夏高发一些。
[page]手足口病这样的常见的传染疾病[/page]
手足口病这样的常见的传染疾病
主持人:李老师,刚才两位老师也介绍了手足口病这个病情的一些症状还有一些基本的成因,我想知道董老师也说,现在北京这边的病例还蛮多的。我们国家对于像手足口病这样的常见的传染疾病我们有什么相应的预案吗?
李锡太:有的,咱们国家有手足口病防治指南,已经修订了两版了,08年是咱们防治指南是第一版,09年做了重新修订。再一个各地区根据情况还有自己制订的有工作方案,还有北京市咱们也制订了手足口病的应急预案,根据发病状况分一二三四级别。够这个级别就启动应急预案,根据现在的情况,咱们离启动应急预案还有距离,就是正常的工作防控。
主持人:我们一般像应急预案是说某一些疾病可能会比较多的去立案吗?
李锡太:前几年的人禽流感有应急预案,还有常见的霍乱、疟疾这些都有应急预案。
主持人:刚才我也跟几位老师在闲聊中说,可能我不是家长,我体会急切的心情没有家长那么迫切,因为我周边也有很多同事和朋友已经为人父母了,这些朋友如果看到了我们的节目肯定都会问,我的孩子如果出现了症状他该怎么办,而且像老师刚才说的潜伏期很短就会爆发出来。首先你们疾病防控中心先去立案是吗?
李锡太:如果没有症状的话,咱们平时要做好预防,比如说家里没有到幼儿园的儿童,要教育孩子勤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家长要勤洗手,注意卫生,注意晒被褥,对奶具食具进行消毒等一些防控措施。再就是勤检查孩子的手进行这些手足口部的症状,如果说有疹子就要到医院就诊,更密切关注它的发烧情况。
如果出现了这种症状到医院就诊的时候发现是手足口病就要进行隔离治疗。轻者就隔离治疗,重症就转到陈老师他们的医院。
董丽娟:因为手足口病2008年5月2号卫生部已经归为了法定的传染病的病类,他来看病的同时要报出传染病卡片的。
主持人:随时要统计备案。
董丽娟:我们要传到国内疾控中心。
主持人:刚才李老师也说了,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个症状,首先肯定是先要送到董老师的儿科来进行诊治,你们一般对孩子会进行一个什么样的检查和治疗呢?
董丽娟:一般的家长儿科医院去得比较多,我们儿童医院现在一天接诊已经是150左右的病人,孩子有的时候发烧,有点咳嗽,有点流鼻涕,医生会进行一个综合考虑,根据病情来确诊这个病。但是大家不用特别惊慌,因为90%以上都是清醒的。
主持人:还有10%可能会发展为重症。那重症的表现是如何呢?
陈志海:其实刚才董老师说了轻症的病例,普通的病例特别简单,就是一个发烧,也写少数病人不发烧,手、足、口有一些皮疹的表现,这样的人经过三五天,长则一个星期就痊愈了。甚至我们医院可以不做任何处理他也能够顺利痊愈。
主持人:再一个比较卫生的环境下。
陈志海:这是绝大部分的情况。对于少数的个别病例来说,他有可能会病情加重,这个加重其实是从脑炎开始的,一个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然后他就会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的症状,孩子的精神很差,萎靡、抽搐、惊厥,肌无力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的表现。
主持人:会不会有一些并发症呢?
陈志海:它就是这么一个进展。我们一般用分期来说这个手足口病可能会更清楚一点,我们刚才说的普通病例,就是这种轻的表现我们作为第一期的话,这种病例到了第一期就彻底好了,不会发展到第二期,第三期,这种病例就完全没有问题。发展到神经系统的表现,这个病人就到了第二期,第二期的病人如果就此痊愈了,其实多数病例也不会引起严重的情况或者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神经系统的表现,脑炎、脑膜炎或者是脊髓炎,脑脊髓炎。其实关键的问题是在这些出现神经系统表现的人又有一部分人发展到了循环系统的改变,就是因为从脑炎的病变逐渐发展到循环的改变。患者会出现血压、心率还有四肢皮肤外周胀气这种循环的改变,比如说四肢冰凉,皮肤发花,脉搏细硕,血压一开始是升高的,可能是降低的,一系列的循环改变。短时间内出现循环改变的人还可以发展到呼吸的改变,就是我们称之为神经盐性肺水肿的变化。这个患者由于血压升高,呼吸衰竭,循环呼吸功能的障碍。
主持人:我们对于可能引发重症的儿童有什么急救或者是处理的方案吗?
陈志海:当然会有了。
董丽娟:从轻症到重症的治疗,国家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而且各医院根据自己的情况,比如像我们院收治轻型的比较多,碰到重的我们有自己的方案。像轻型的,我们会跟家长说这个病要注意什么,比如说这个孩子首先要休息,要隔离,传染性比较强的肯定不能上幼儿园,因为这个对自己孩子的休息,对于他的病的恢复和对于保护周围都是有好处的,我们会给他开一些治疗药,他可以回家去开一些抗病毒的药,再加上一些中药,清热解毒的抗病毒的药。我会告诉他,当您出现什么什么情况的时候,比如说持续高烧不退,家长就问什么叫持续高烧不退呢?比如说持续48小时高烧不退,肌体震颤,出现这些早期的症状您迅速到医院去住院治疗。
如果是孩子早期发现重症成活率就高了,如果是孩子出现早期的症状,回家吃这些药就见好了,如果是什么都没有出现了,一周之后就痊愈了,痊愈了之后就好了。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发现轻微的手足口病的儿童,他们在患病期间到恢复期间,他们在饮食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董丽娟:其实这个跟一般的小儿患病是一样的,饮食一定要清淡,这个时候多吃蔬菜,多吃水果,多喝水,这个都应该跟家长交待,孩子一病了,消化功能肯定是比较薄弱,所以在饮食方面肯定要注意。刚才我说隔离休息,饮食、按时服药这都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对于还在吃母乳的儿童的话,他们在这一段期间应该是不影响他们吃母乳?
董丽娟:没有影响的。两三岁的孩子别吃大鱼大肉。母乳的孩子本身也吃不了这些东西。
主持人:我觉得有一些像两三岁的孩子他们的母亲也是初为人母的新妈妈,他们在这个时候也不太有经验,一下子发现孩子又发烧,又呕吐,又有这个症状,他们如果在家里发现这个症状之后,他们在送到医院之前他们要自己做一些护理吗?
董丽娟:如果你掌控不了的话,我们劝你还是到正规医院去,越早越好。如果你出现呕吐了,吃什么东西都吐出来了,我们还是劝你到医院,如果是他发烧,提问一下子到39度了,我们会对症吃一些退烧药。
陈志海:其实不同的孩子对不同的病情饮食状况差得特别多。这里面可以给大家说几个小的诀窍,有的时候家长甚至个别的医务人员观察也不是特别到位。看这个小孩子观察起来他的病情轻重其实很容易,为什么呢?孩子就懂两件事,一个是爱玩,一个是爱吃。你给他什么崇高的理想,讲什么好听的话这些东西其实都不现实。孩子一个是你看看他饮食怎么样,孩子如果能吃,能喝,另外能玩,要看动画片了,要玩玩具,这些孩子都没有问题。
如果一个孩子饮食很差,不想吃,你给他喂奶或者是好吃的,平时特别爱吃的现在不吃。甚至出现呕吐,也不喝水,这种情况,不能吃了甚至是出现呕吐了,肯定是中了。
第二种情况就是小孩的精神状况,也不玩了,有的孩子处于一个总在嗜睡的状态,家长认为我们的孩子很平稳,这种情况不行。孩子的精神状况出现不爱玩了,精神出现精神差,萎靡、嗜睡,即使没有抽搐、惊厥、肌颤也预示着患者的病情很重。作为普通的观察来说,这两个方面预示病人病情的轻重,而对我们医务人员来说还有一些专业的东西,比如说他体温的变化,白细胞的变化。轻的病人白细胞都是正常的,重病人白细胞可能会明显升高。另外是血糖的变化。血压高了,血压低了都不是好表现。心率慢了,心率快了都不是好表现。
另外是呼吸的次数,如果我们有好的条件的话,我们还可以观察病人的血氧的情况,我们在医院里一夹手指头,半分钟一分钟就出结果,马上知道患者的血氧怎么样。对于我们家长还有我们专业的医务人员都有很好的办法去判断患者的病情的轻重。
[page]手足口病的爆发期[/page]
手足口病的爆发期
主持人:其实说到咱们今年的手足口病的爆发期,因为我们知道今年还挺特别的,因为今年春夏转得还特别快,前三四月天气还比较冷,到五月一下子就暖和起来了,这一段时间是不是一下子对疾病有一个促进的作用?
董丽娟:这个可能要跟病毒的特性有关系,病毒本身就喜欢湿热的环境,它的生存能力比较强,传播速度也比较快。为什么要说病毒的特性呢?平时你注意消毒,如果你消毒的时候,给孩子的餐具消毒煮沸一下就行了。但是它对酒精是不敏感的,你说拿酒精消消毒这是不行的。还有含氯的消毒液还是敏感的。
主持人:包括哪些呢?
董丽娟:比较常见的是84。
主持人:对于一些饮食,像餐具和毛巾还是要消毒。
董丽娟:煮煮、晒晒,然后被褥晒晒。
主持人:如果自己的家长做得比较细心,比较到位的话,是完全可以预防这个疾病。
董丽娟:这个疾病虽然没有药物预防,但是它是可以通过生活习惯来控制。
李锡太:咱们有15字的防病口诀,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通风,晒衣被,根据病毒的特性制订出来15字的防治口诀,家长和小孩都要勤洗手,用流动的水,用肥皂和洗手液清理30秒和半分钟,洗手也有科学的方法。
主持人:我觉得大人同时也要注意,刚才听老师介绍我觉得还挺可怕的,大人可能携带这个病毒传染给小孩,是不是有孩子的家长也要注意一些。
李锡太:因为手足口病很多都是大人传染给孩子的,所以说防治手足口病,大人要做到位。比如说大人要常洗手,从外面回来了,要把衣服挂起来,衣服上可能沾染上很多病原菌,挂起来之后,洗洗手,洗洗脸,把自己的个人卫生做清洁了再去亲热自己的孩子,这样就能起到防控的作用。再者它也能通过空气传播,开窗通风也是一种预防的方法,它通过消化道传播,所以说要吃熟食,喝开水。开水煮沸消毒了,传播能力就差了,因为病毒对紫外线比较敏感,所以咱们把衣服和被子包括小孩和大人的,太阳好的时候就放到外面晒,一天基本上能把病毒暴晒一天就能杀死,也能起到防控的作用。
主持人:我还想问一个问题,我们这些孩子们他们是不是也有一个高危的年龄段呢?
董丽娟:这个病是小于三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更高一些,甚至达到了80%都是三岁以下的儿童。四岁以下的儿童能达到90%左右。年龄越增长可能抵抗力也好一些,患病的机会也少一些。
李锡太:它是多发于学龄前儿童,五岁以下的发病占发病总人数的90%以上,三岁以下占70%,接近80%。
陈志海:其中年龄越小可能会病情越重,我们的重症病例里面,两岁以下或者是一岁以下。
主持人:年龄越小重症的可能性会越大。
陈志海:对。
主持人:这几年我们的预防中心可能做了统计,和往年相比,我们今年对于手足口病现在的报告情况有什么不同?有什么新的特点吗?
李锡太:作为疾控中心监测传染病是我们的本质工作,今年手足口病发病确实比往年高一些,从07年咱们安徽阜阳发病到08年5月份病危传染病一年比一年高,08年比07年高,09年比08年高,昨天我们统计了一些,比去年统计的要高。
主持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李锡太:我也是个人的观点做一些估计,可能有几点,跟咱们前几年的工作效果有关系,手足口病从07年开始安徽阜阳比较严重的就是健康宣教的力度加大了,老百姓都知道这个病了,可能现在你到农村还是到咱们社区你一问什么是手足口病,他们可能都知道。要是三年前可能一问手足口病一愣大家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手足口病到医院就诊的就诊率增加了,发现的多了。
再一个可能跟疾病的流行规律有关系,可能是隔一段有一个高峰,然后再一个波形。再跟气候因素有关系。今年北京下雨天好像比往年多一些。
主持人:湿度大一些。
李锡太:今年气温高,流行的也早可能跟这个有关系。
[page]手足口病的死亡率[/page]
手足口病的死亡率
主持人:其实我们谈到疾病避免不了要说到死亡的话题,手足口病还是有一定的死亡率的,我看了一下这个报告,2010年4月国内不含港澳台共报告了法定的传染病659301例,死亡1269人,手足口病的死亡率也是今年北京地区已经出现了两例死亡的病症了,对于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呢?
李锡太:刚才说到65万多,刚开头我就介绍了传染病的分类。今年65万和往年,和09年是持平的,是在咱们的正常范围之内的,包括死亡和法定传染病。咱们几个重点的地区包括玉树灾区,咱们上海的世博会也是咱们重点关注的也没有异常的情况,是在咱们的正常范围里面的。
你说了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和北京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两例死亡了,这个是4号掌握的情况,昨天我看了一下咱们北京现在已经有四例了。这四例是什么情况呢?大部分是外地来京打工的这些人的子女。他们应该是居住的环境和家庭的环境比较差。
主持人:可能就医也不是很及时。
李锡太: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到现在为止,手足口病从发病到死亡还是一个正常的范围,在咱们的监测范围之内的。
陈志海:现在我们看病人的来源多数患者都来自于城乡结合部,在市中心很少,远郊区县的情况也好一些。显然患者感染手足口病这个病毒跟咱们的卫生状况其实有关系。
主持人:其实还有我们家长的重视程度,可能有些家长也是不太注意这方面。而且这是不是也涉及到我们对于这个疾病的宣传还有知识普及的力度是不是应该再加大一些?
李锡太:我们一直在做这个工作,我们疾控中心从市疾控到各区县疾控现在把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员这些大夫都动员起来,甚至把村和居委会的干部都动员起来了,做健康宣教。首先从北京市来说是市疾控中心对区县疾控中心做培训,区县疾控中心对社区做培训,社区对村做培训。我们通过各种媒体,比如说今天咱们腾讯网,通过网络、电视、报纸还有做一些张贴画,宣传单做这方面的工作。因为陈老师刚才说到的很对,不是光今年,从手足口病发病以来,就是咱们城乡结合部是咱们报病例最多的,重症病例也是最多的,死亡大部分也在这个地方。朝阳、海淀、丰台、大兴、通州,东西城,宣武远郊区县,密云、平谷我们也排了一个顺位,他们是在后面的。我们抓住这个重点地区的重点人群进行健康宣教,让这些家长孩子都知道手足口病的知识,如果出现了手足口病该怎么办,我们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
主持人:陈老师如果遇到了可能会有死亡危险的重症病人的话我们会有什么最后紧急的急救措施吗?
陈志海:我们有一系列的办法,比较轻的病例就像董老师刚才说的,我们用一些抗病毒药,刚才董老师提到的这些药物。重的病例就有一系列比较积极的办法了。比如说咱们最常用的普通的病毒球蛋白,这个我们在重症病例上几乎都要用。我们根据患者的情况我们会看看激素的使用,有的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脑水肿,颅内高压,有的患者出现了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的情况我们会考虑激素的使用。还有很多对症的方法,另外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根据他神经系统的损害,我们会给他比如说脑脊髓炎这样的情况,我们会脱水位降低颅内压,出现瘫痪的患者使用一些新的药物,神经性生长因子或者是维生素B1、B12等一系列的办法。循环类的药物现在我们用的除了进行一些血管活性药物,我们会用米林农用得比较多,对改善患者的循环状况非常好。另外我们也有一些比较笨的办法,我们除了要给患者进行退热,改善微循环,我刚才提到,重症的患者四肢冰凉,皮肤发花,紫绀,我们一系列会四肢进行一些保暖,用暖水袋进行保暖。一旦一个患者的四肢循环,紫绀,皮肤发花冰凉的状况得到了改善,全都热了以后,这个患者基本上都得救了。
另外这个患者如果是出现了呼吸衰竭,我们会对对应的最简单的吸氧,也可能用呼吸机,我们有一系列的办法去抢救这个孩子。
主持人:手足口病的这些症状有些可能和我们常见的传染疾病和其他的疾病有相似之处,我们应该怎么细分去辨别呢?有些孩子得的不一定是手足口病,但是它的症状也会挺像的。
董丽娟:我们院也碰见过,孩子的手上出点疱疹就去医院看了,但是它是属于汗疱疹。你要是让专业医生看很容易区分,它的疹子和手足口病的疱疹不一样,手足口病的疱疹壁比较少,周围有红润,医生还是能够区分的。并不是凡是出现疱疹都是手足口病。
主持人:出现发烧呕吐不一定是手足口病。
董丽娟:家长要有这方面的意识。
主持人:家长有这方面的意识特别好。
董丽娟:刚才李老师也介绍了,你要注意这些生活习惯,你的孩子就是健健康康的。
主持人: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希望所有的宝宝们都平平安安的,所有的家长们都能够放心,其实出现了症状之后,像刚才董老师说的这样,也不要太过于紧张。但是还是要去医院,而且要去我们专业的医院找我们优秀的老师鉴定一下,如果真的患上了手足口病之类的疾病的话也要尽早治疗,而且要在我们专业的机构。我们也非常感谢三位老师对我们传染病疾病的预防防控还有治疗方面做出了贡献,非常感谢你们。
同时三位老师今天作客我们的节目,也给我们坐在电脑前的爸爸妈妈们详解了儿童常见的疾病尤其是手足口病的病症,再次感谢几位,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踊跃的与我们互动。如果发现了自己的孩子有这方面的症状也可以去北京儿童医院还有北京地坛医院,其实可以找陈老师和董老师进行咨询。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在节目的最后,再次感谢三位老师的作客。也希望三位老师能够在今后为我们的少年儿童们提供更好更多的保障。
谢谢三位!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