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访谈 > 男科 > 前列腺增生 > 男性前列腺炎的日常保健

男性前列腺炎的日常保健

时间: 2013-04-15 15:54  来源: 求医网   编辑:

  男性前列腺炎的日常保健

  主持人:现在大家非常注意自身健康保健方面,中医在前列腺的保健方面有没有一些好的方法给大家推荐?比如吃什么,怎么运动。

  郭军: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前列腺炎虽然我们大夫可以治病,但是更重要的是防病,不得病更好。在古代内经,中医养生的都是都有,对前列腺有好处的从食物上来说可以吃一些白瓜子,生着吃或者炒着吃。西红柿,有人生吃有人熟吃,里面有番茄红素。另外还有苹果疗法,现在研究前列腺炎里面锌减少,苹果里面含锌,刚好可以通过食物补锌。哪些食物少吃或者不吃?少吃辣的甚至不吃辣的,酒也是的,有人喝酒多也没事,我有一个朋友原来做销售一顿能喝三斤白酒,但是三年之后前列腺炎老是反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防病从点滴做起,辣的、饮酒也是生活方式的一方面,烟酒过去对于心血管方面谈的多,实际对于前列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中医讲如果是湿热体质可以吃点苦瓜去去火,喝点夏枯草、金银花代茶。另外我们也可以做做按摩保健,做热敷,夏天比较热不太方便,冬天做一些热敷,我们开的中药汤药第一次第二次煎着吃,煎完之后的热气在马桶上刷干净,倒到马桶里面熏一熏,找个大盆坐到里面,药浴这块也是有一些帮助的,因时间关系就不一一介绍。

  这个病也可以说是自己造成的或不注意造成的,生活方式比如久坐族、喝酒族、骑自行车,还有长期的压力,生活方式的锻炼大家很忽视,一方面压力比较大紧张。我经常跟病人讲,许多患者满负荷工作,时间就是海绵,你挤出来,我说谁有多余的时间?大家现在都忙,除非你在基层稍微好一点。锻炼需要像海绵一样要挤出时间来锻炼,要有规律的锻炼,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前列腺中医强调三分治疗七分调理,调理包括饮食、生活方式、锻炼等等,前列腺患者也要注意锻炼这方面。

  主持人:前列腺炎病人不能骑自行车?

  郭军:也不一定,个体差异很大,如影响大的,可以酌情考虑,不骑自行车或骑三天自行车,然后坐两天公交车,不能一刀切,要个体化对待。

  主持人:男科治疗方面,除了前列腺炎, ED、早泄以及不孕不育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中医治疗方面,这些方面郭主任给我们分别介绍一下。

  郭军:男科方面除了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不孕不育也非常受关注。现在基础疾病多,高血压、糖尿病,相对而言继发性阳萎也比较多,中西医结合方面有一些优势,比如ED的治疗,我一再强调,只有身体好才能性功能好,身体健康是根本,要注意整体的调节。比较轻的患者,西苑医院有壮阳填精口服液和补肾活血方,通过扩张身体强壮的同时给阴茎充血、活血化淤等。

  前列腺炎与早泄有一些关系,早泄除了中医治疗还有手术,即阴茎背神经远端选择性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早些,目前我院男科完成了300多例,对于原发性早泄基本上有80%—90%有效。

  主持人:男性性功能障碍和早泄,中医讲与肾有很大的关系,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肾虚经常买一些补肾的药去吃,这个可取吗?比如六味地黄丸。

  郭军:六味地黄丸我不太主张用,因为它是滋阴补肾,我们一般是滋阴的同时要补阳,六味地黄丸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去用药,功能性的可以单纯用中药,山西广誉远生产的龟龄集胶囊是治疗男性不育和阳萎基础性的药物,比同仁堂还早二百多年。

  主持人:不孕不育方面中医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

  郭军:不育症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即使美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没有专门批准的治疗不育症的药物,多数是靠经验性治疗.在我们国家很多西医医院也用中药治疗,除了传统的治疗之外,我们西苑医院通过补肾生精的一系列的方子,精子的周期是三个月,通过滋阴补肾,益气活血增加精子数量和活力,吃一到三个月有明显中药在少精症、弱精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无精症原因很多,可以说治疗难度大,甚至要想起他方法,如果睾丸不生产精子那谁也治不了,无精症的治疗是睾丸本身无精子,如需要孩子,有几种情况,一个是去国家正规的**,另外就是抱养一个孩子。

  主持人:男性性功能、早泄以及不孕不育方面,西苑医院有一整套的中药进行治疗。

  郭军:西苑医院男科是国内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临床、科研、教学基地,近几十年的发展,在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术后或晚期康复、阳痿、早泄、不育症、血精症、慢性附睾炎、功能性不射精等有一定优势和特色。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有规范化的治疗,有一套整体的男科疾病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康复、保健的方案,现在我们科主任医师有两名,副主任医师三名,高级职称五六名,基本能够满足网友朋友以及患者的需要。

  

相关标签
前列腺增生
男科
分享赢大奖:
新浪微博(企业版) QQ微博

值班医生 MORE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