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为什么会早泄。早泄有时间标准吗?
李海松:性功能障碍包括性欲障碍,有些人没有性欲,女性就叫性冷淡,男性就是没有性欲,再一个就是勃起障碍,出现了勃起的问题,出现了ED,又叫阳萎,还有一种就是射精的障碍,射精的障碍呢,主要的表现就是早泄,射精过早,或者不射精,或者逆行射精,所以,早泄是性功能障碍的一个类型,早泄引起的原因主要就是性兴奋的程度太高了,射精的阈值比较低,性兴奋的程度比较高很容易达到阈值,获益很快就容易射精。那么早泄的时间标准刚才我也讲了,世界上没有统一的,一般来说有这样三种情况,第一种就是一触即泄,就是在阴茎一插入阴道就出现了射精,这是公认的早泄,第二种有人定义为能够插入,但是在一分钟之内出现了射精,那么这个也可以叫早泄,有些人就定义为他的抽动不超过15次,这算早泄,当这个问题就有不同的意见,比如说有些人他超过了一分钟,但是他插入以后不动,算不算早泄,还有15次,这15次是抽查的频率,10秒钟动一次,可能15次可以坚持几分钟的,这个也是不被公认的,还有更宽泛的,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男性不能控制自己的射精,这样的话就叫早泄,这个范围太广了,很多人能做十分钟,但是不想射精射精了,这十分钟算不算早泄呢,所以一般的我们有一个参考标准,正常的人是2—8分钟,你只要在2—8分钟之内应当说都是正常的现象,如果你说三分钟,但是我自己发生了非意愿的,我不想射就射精了,第二个他的性伙伴也不能达到高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参考早泄进行治疗,我们把他规定为射精过早,但是不能随便的定一个早泄的帽子,所以早泄的时间标准没有统一,再一个你说非意愿,就是大多数情况下都不能使他的性伙伴达到性高潮,如果他的性伙伴是一个性冷淡的,是一个性功能障碍的,那他绝大多数时间做30分钟也不能使他达到高潮,那么不能说他是早泄,所以目前来说早泄的概念在医学界男科学界现在还没有完全统一,但是一般来说,一个是参考一下他的时间,二是他没有意愿,第三他的性伙伴性和谐不和谐,如果他三分钟,而他的妻子又三分钟刚好又满足了,也是很和谐的,所以这个是一个综合的参考指标,不是像勃起、阳萎一样,不能勃起就不能勃起,这个是综合的。
主持人:性功能障碍与前列腺疾患是否有直接的关系???
李海松:是有一定的关系的,我们说,性功能障碍刚才我讲了,有性欲的障碍,勃起的障碍、射精的障碍,而前列腺疾病又比较多,有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等等,而前列腺疾病可以出现性功能的障碍,比如说我们以前讲过,前列腺炎的时候,慢性前列腺炎可以出现前列腺痛也可以出现早泄,就出现射精的障碍,可以出现射精痛,也是属于射精的一种障碍,可以出现因为疼痛、情绪的因素影响了勃起功能的障碍,出现了阳萎,所以前列腺疾病和性功能障碍有一定的关系,但目前还没有发现,机理上还没有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还没有发现直接的机理,比如说前列腺炎是如何引起阳萎的,现在认为前列腺炎会出现症状,出现疼痛,因为疼痛病人的心理上有负担,心理因素影响的勃起功能障碍,他是一个间接的因素,直接的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一种证据,但是可以说,不管是间接的,或者是直接的,前列腺疾病和性功能的障碍还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主持人:如果都有的话,应该先治疗哪个。
李海松:有些需要同时治疗,有些是先治疗前列腺疾病,然后性功能的障碍就缓解。比如说前列腺炎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一般我们把前列腺炎好转以后,不疼痛了,病人的清晰好了,性功能障碍也就没有了。而有些有前列腺增生同时又有阳萎的,我们可以既治疗前列腺增生又治疗阳萎。
主持人:我想请问一下,我没有性欲.这算是病还是心理问题
李海松:没有性欲是性功能障碍的一种,心理因素可以影响到性欲,而一些疾病也可以影响性欲,比如说心理因素,如果他的性伙伴没有吸引力,他的人际关系差,或者家庭矛盾多,经济压力大等等,就会影响到他的性欲,这是心理因素,另外就是疾病本身的因素,有些疾病,比如说他的雄激素各种原因导致的雄激素减退,雌激素水平增高,或者出现泌乳素瘤等,他可以出现性欲减退甚至消失的情况,这个就是一种病理性的激素,就是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属于疾病的因素引起的性欲减退,而不单纯是心理因素,我建议这位朋友应当到医院看一下,因为性功能他是人体健康的一个晴雨表,如果人的性出现了问题,那么常常是,无论是心理的还是病理的,一些身体的一些问题的一个早期的一种信号和反应,所以这位朋友应当到医院里看一下,这位朋友如果是在北京的话,你假如方便的话可以到我们医院去看,我的门诊时间是星期一的下午各星期三的上午,今天上午我就在门诊,去了以后我们就可以通过各种检查,定势的采集,给你做出一个诊断,可以判断是心理因素为主,或者是因为病理的因素为主。要搞清楚原因才能便于治疗。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12994 京ICP备1103910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